«离殇·永驻»

作者: 荨蓁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9-27 13:41 被阅读0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苏轼给亡妻的。可为什么当我读的时候,总好像看到一轮明月,夜下山岗,隐约间显出一座坟头的轮廓,寂静、寥落。

        生离死别,是所有人都逃不开的苦难。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生死吧。"在我看来,大约教我们从容,看淡生死吧。可这终究是让生者  痛苦的事,又有几人可看透呢?我初知死亡时,曾夜夜不敢能安眠,好害怕一闭眼,就再也看不道到明日的黎明。常常想着,死后如烟,连躯壳也会随风消散,什么都不剩了。那时我真切地感到一种无可言说的恐惧,为什么人一定要死呢,活着不好吗?

          佛说:"世间万物皆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悲恸有时,花开有时,凋零有时,动情有时。"

          生与死,都是命数,既然无处堪避,生者唯有寻以慰籍。

        婆婆去世那年,我八岁,算来也将近十年了,记得去殡仪馆送走婆婆那天,是灰蒙蒙的清晨,草地上是一片灰绿色。天上下起的细雨,有些凉,眼角的又到底是雨是泪? 我都无法分辨了。草木无情 ,纵然飘零。但这场雨,注定只是自我安慰。因为雨后的晴天,大地生机依然,便好像这一切都未发生过。没有人死去,没有人哭泣,只有新生,不断延续的新生。

          是的,活着也好,死去也罢,而和这浩瀚的宇宙又有何关系呢?无关悲喜,无关哀怒,这就是无情的轮回,是亘古不变的法则。世世代代,人们还是会为生死悲伤不已?大概人的一生太过短暂,尚有一次,生离死别亲历太过少,看得便重。这种分离,是永远,所有的情感都会被割舍。

            然情,斩不断,于是向消逝的天地寄托些什么,拜鬼神以祈求故去的人在阴间安好,好。希望和他们还存在某种联系,最终不过只是为了离永别的人近些。

            林清玄散文曾提及一则故事。一诗人常梦见走到一处人家,吃下一碗面,醒来唇齿留香。那户老人说,她年年在忌曰给女儿做面,女儿告诉她会在二十六年后回来。原来诗人便是那女子的来生,由此感悟作诗一首:

            似僧有发,似俗脱尘。做梦中梦,悟身外身。

            可见天亦可怜人有深情,无论过多久,相隔两地或两世,只要生了相见之心,终有一天会重聚的,哪怕在梦里。

            所以,为何非要悲伤至极呢?那些故去的人还和我们生活于同一片天空之下,也许一转身看得见,只是不再相识;也许看不见,是一缕清风,一棵沉默的树,守候我们。

            当阳光缓缓爬上我的手背,当回忆流入心间。我又何尝不想流泪,带着沧桑过后的从容、安宁,带着和另一个世界联系的夙愿。突然有这样的感觉,婆婆没有离开,那些故去的人没有离开,他们是去了我触不到的地方旅行,我是会很久很久不再能见到他们,但他们总有一天会回来的。又或者婆婆已经回来了,像窗外柔和的风,像我手心温暖的光。即便我看不见她,但我知道她就在那里守护着我。

            死亡,从来不是真正的别离,人心改变,才是从此陌路,不及黄泉,永不相见。

            不必悲彻,真的。聚散离合,花开花谢,最终都要殊途同归的。

          要记住是, 现在所有的别  离,都是为了今后更好的重逢

    «离殇·永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离殇·永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ze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