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个人最廉价的高贵。在全民阅读呼声震天的今天,读书似乎已经成为了每个人都可参与的事情。文学爱好者自责无旁贷,读书不仅可以拓展知识面,还能寻找灵感,为创作打下基础;为政者也要读书,以史为鉴可以知更替,还可以提高执政能力;从教者要读书,否则又会陷入“一群不读书的老师教学生如何读书”的漩涡之中;学生更要读书,不仅是为了升学,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不是说要活到老学到老嘛。
为了鼓励老师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学校在2018年创建了“开卷让梦想飞扬”教师读书群,目前群里面有100多位老师。该群的建立主要是鼓励教师通过读书写作,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在读书群刚刚建立的时候,群中组织了多次意义非凡的活动,比如“挑战21天,悦读越精彩”,比如线上线下读书论坛,现在论坛已经进行到了第六期,效果非常不错。除了带动大家读书,还鼓励大家在群中发一些读书感悟、教育随笔、生活感想之类的文字,字数要求不多,100字即可。由于字数不多,要求不高,活动开始举行时,参与的老师挺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往群中发文章的老师越来越少,以致后来无人再发。当然,无人发文字不能怨老师们,是群主和学校没有做好引领示范,导致有一段时间群中异常安静,我想,即使有老师写了文想要发到群里,看到大家都不发,自己也会把伸出的手偷偷收回去。
出了问题,就要敢于面对,没人发文章不见得是没人写文章,有可能写了文章,看大家不发,自己也不发,所以,“为什么没有人发文章?”也就成为了群主和学校领导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
进入2022年下半年,在校长的大力支持下,群中又开始进行了一项活动,那就是安排每日值班打卡,群主将读书群里面较为活跃的老师进行值日编组,每天一个人值班,轮到谁值日,当天要在群中发一篇文章,月底进行汇总,按照要求发文者可以积1分,不安要求发文者扣掉1分,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总汇总,最后按照得分多少进行奖励。你别说,这个方法相当有效,群中发文的老师瞬时多了起来,轮到谁值日,或多或少,或感悟或随笔,一般都能完成任务。哪位老师把文章一发,群中的老师也会发声,点赞的点赞,评论的评论,颇有一番朋友易得知己难寻的感觉。被点赞评论者也不含糊,来而不往非礼也,纷纷对同仁的关注表示感谢,一时间,大拇指、鲜花、笑脸、调皮的表情你来我往,此时的群,颇有“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的繁荣景象。
不知为何,到了2023年4月份,群主竟然没有发值日表,没有安排谁值日,大家的“懒意”大发,从4月1日到5月5日,群中没有发一篇文章,甚至连一条消息都没有,知道的说是大家想要“暂停营业”,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个群已经不复存在了呢。
怎么办,还得想办法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呀。于是和群主商量,决定再次改变策略。之前是每天安排一个人值班,而且安排的大都是平时在群中较为活跃的老师,群中老师100多人,每个月都安排那么几位,其他的老师就是想写也会望而却步,毕竟群主没有安排人家值日呀,若是没安排自己也发文,是不是有点自作多情的感觉了呢。想到这,我们决定把群中所有的老师都在值日表中排好,一天一个老师排不完,那就一天安排两个老师值日,一个月安排不完,那就直接将两个月的值日表都排好。毕竟人人都是老师,要写一篇文章还是没有问题的。
商量过后,就这么决定了,群主不一会就将两个月的值日表全部安排完毕,又把群规定做了简单修改发到了群里。值日表已发,果然效果明显,之前在群中不怎么发文的老师看到安排了自己的值日,也是喜出望外,想着终于到了自己大显身手的时刻了,于是纷纷使出十二分的功力,写出了一篇又一篇质量上乘的文章来。
文章上来了,彼此惺惺相惜的同仁们又开始了新的点赞评论,四月凋敝一时的读书群,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