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多数购物的方式选择了网购,然而本该便利我们购物的平台却使身边的学妹小葵(匿名)害怕再收到邮包。
近来,小葵同学过生日,如往年一样欣喜地期待远方的亲友邮来的生日礼物,还有同学昨天刚和她讲到过两天的快递就到啦,到时候告诉你是什么。

这一天,她收到快递的短信,下课去取,满心的期待,也没有多想过什么,只是这份礼物有些奇怪,像一片纸壳一样。小葵仔细看了一眼,写着:"纸样"二字,以为是闺蜜画的图样。她一路像个幼儿园的孩子一样,那天的阳光那么温和,风那么刺骨她却不曾感受半分的寒冷。当她好不容易爬到6楼, 在床上拆开快递的第一瞬间,先是震惊,然后是恐慌,害怕的她此时接到了男友的电话哭了起来……没来得及看完里面的内容,只有一个"奠"字就足矣吓坏了这个从来都认为世界善良得像个大花园一般的孩子。她的室友看到如此,急忙关心,开始以为只是小事,拆开亲自看了一眼,此时的小葵已经泣不成声,不敢睁开眼睛。小郑:好啦,别哭呀,你看这花花绿绿的,没有啥啦,小郑内心其实也很惶恐,如此安慰着小葵。另一个室友小夏也凑近看了,吃了一惊但并说不出什么。

小郑:"这是不是恶作剧呀,就听说过有给淘宝卖家差评会寄恐吓邮包,没想到--你最近有没有给谁差评或者得罪过谁?
小葵努力平息自己的情绪,已经成年应该找合适的方法去解决,她查了订单号,打给寄件人,谁知道这是一位厂家,是有人故意买了东西收件人写了小葵的信息。难道无解了吗?扪心自问没有做过什么违背良心的事平时也友善待人,极少差评,而且有也很久之前了呀。

报警?110转给了本地派出所,但是警察叔叔的答案是可能是黑客,要留下两三次的照片证据才有一丝的希望立案,无论如何解释求助,还是如此,认为事情太小。可是收件人的地址已经精确到宿舍楼号,怯懦的小葵不知如何是好,失眠多夜,不敢和家里人说,法律求助无果,与老师沟通又觉得并不能解决什么,毕竟大学都是独立解决问题。
不久,也就不到一个星期,卖家请求确认订单的信息发到了她这里,这个号码如此熟悉,她不能忘记,就是那个厂家,但她寻不到危害的源头。这是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或许还在路上。这只是小葵,不知道中国还有多少个"小葵"依然在法律的边缘求助无果,试问是道德?还是法律?她都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可是这样的恐吓还有千千万万,是不是因为有千千万万所以不一一来管。忍一时风平浪静是真的息事宁人还是助纣为虐滋养了更多无形的手?

反观网络这个大熔炉,诈骗是否也是以同样的形式在小能量地量变,如果不加治理,那它的质变是如何你知道吗?是信任的丢失还是精神的扭曲?和谐社会的孩童心态难道就要这样一步步泯灭吗,无形的手就是这样控制的吗?如果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人人自律,确实可以和谐,那么究竟是什么助长了这种行为,仅仅因为自身吗?值得我们深思一个恐吓邮包背后的秘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