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犹豫,指迟疑,不果断,缺少主见,对事难以做决定。
当一个人犹豫的时候,迟迟做不出决定,在他沉吟良久的时候,以为过去了很久时间,但当他去看钟表的时候,通常会发现比估计的时间要短,其实,他感觉到的时间长度只是他巨大的犹豫。
虽然犹豫也经常误事,毕竟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雷厉风行的决定和行动,但犹豫也意味着纠结,说明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很多,决策上不得不优柔寡断,慢下来慎思多思。犹豫是心里反复地想正确答案,因此而慢了半拍。
人都是复杂动物,哪能做到凡事清坚决绝,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所以,我们这长长的一生,注定会有数不清的犹豫吧?世界有它自己的规则,所有的生物都要遵循这一规则,否则,只有死路一条。但在我们的内心中,总是很渴望自由,完整的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可是,我们无法做到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活着。身与心、灵与肉、理想与现实、社会与个人,总是会有矛盾冲突。于是,做出一个决定,我们往往犹豫好久,总要把这个问题想好久好久。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免有普通人的种种缺点,比如软弱、犹豫、承担过大的社会压力等。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犹”和“豫”是古代两种很古怪的动物。“犹”是一种非常活泼、灵巧又生性多疑的猴科兽类。它一旦发现“敌情”,便迅速爬到树上,躲藏在树枝或茂密的树叶之后,探头探脑,偷偷查看,等平安无事了,就跳下树来,下来后东张西望一番再生怀疑,又慌慌张张爬到树上。如此反复,没有一点主意,毫不果断。“豫”的样子据说像大象,虽身大力不亏,但它伸长鼻子尝试取物时,总是摇摇晃晃难以确定。这两种动物经常呆在一起,正好又都是生性好疑,古人根据它们的习性,将它们的名字组合成一个词“犹豫”,形容人们的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你有没有发现,“犹”和“豫”,都不是有攻击性的凶猛动物,你见过老虎或狮子扑向意在必得的猎物时犹豫过吗?老虎和狮子的果决,是因为它们是主宰者,可以拿其他生物来做燔祭,它们不在乎其他动物的生死,它们像神话中顶天立地的盖世英雄,也像毫不留情的刽子手。老虎和狮子是食物链顶端的王者,大部分的食物链基座的生物,都是温和而谨小慎微的。我辈更多像老虎狮子还是“犹”和“豫”呢?“犹”和“豫”不过像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瞻前顾后,尽力活好而已。
如今是一个暴躁的时代,人人都是易燃易爆品。在著名的哈佛公开课《公正》里,当代政治哲学家迈克•桑德尔认为,困惑和迟疑并不一定是坏事。当思想太多地被权力用来当作棍棒,困惑就成为宽容的前提。当人人争当杀气腾腾的真理代言人时,迟疑则是一种智性的成熟。他提醒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构成冲突的未必仅仅是“善恶”之间,一种“善”和另一种“善”也可能构成紧张关系。权利和福利之间,“绝对命令”和“人之常情”之间,平等和效率之间,自由和安全之间,常常存在着取舍关系。我们尽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念,论证哪种取舍更合理或更合乎时宜,但是如果有人告诉我们存在着一种没有代价的选择,那也许我们就需要提高警惕了。犹豫不是为了逃避选择,但是它令选择之后的制度设计更加审慎和包容。我喜欢桑德尔这种“厚此不薄彼”的公允,这种对不同立场抱有最大程度“同情性理解”的态度。他告诉我们,没有一个正义标准可以放之四海且贯通古今,每个人实际上都在特定情境下“因地制宜”地选择正义原则。在诸善之间,妥协比胜利更值得庆祝。在决策之时,犹豫比果断更值得信任。
大千世界,姹紫嫣红,人心的犹豫,就像一抹灰色,灰色是最暗淡的颜色,也是最包容的颜色。不必急于非黑即白,非对即错,为什么不尝试去理解人心的徘徊彷徨、艰难取舍和更多可能?犹豫不决的人,心都是不够狠的,思维都是过于复杂的,不是吗?也许我们可以在下一次冲锋陷阵之前,表现出一点点的犹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