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件矫情的事情。无用又繁琐累人,甚至有装X之嫌。可是似乎每个人又都有意无意,被动主动地存放着某些仪式感的事物。比如,过年要穿新衣服,要有团圆饭,要收发利是;比如一家人要一起吃饭,生日要吃蛋糕送礼物,哪怕是一句生日快乐,等等。似乎每个人都对特别的日子特别的时刻特别的人有一种期待,期待被特殊恩待,这是人性的需求,需要被看见被懂得被重视被呵护的需求。
我成长在一个很有仪式感的家庭里。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一个人的房间,生日的蛋糕,新年的祝福,出门旅行一定要给家人带的手信,开学拿到新书爸爸带着一起包书皮,过冬前妈妈带着一起缝被子,甚至是初潮时母亲的教导与叮嘱……每一个仪式于我来说都是家人对自己的爱与看重。长大以后,我也成为这样的人。曾经被嘲讽事多,也曾经因此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作。可无论大脑怎么想,内心总是很诚实。
每天早上起来打坐冥想喝晨茶;抑或给孩子做一顿精美营养的早餐;每年元旦拿到日历,把家人的生日一一标记;每年圣诞节都替圣诞老人给孩子准备礼物;这些小小的事情微不足道却不可或缺。
今天好朋友组局带领大家开启一周的晨间仪式,我问都不问就报了名。开营时,她让我们用我可以……替代我期待……来做自由书写。我写下这些句子,算是对自己的看见尊重与爱。
晨间仪式
我可以很享受
我可以有机会与自己在一起,感觉自己,倾听自己
我可以平静,也可以烦躁
我可以专注,也可以走神
在晨间仪式中,我就是一个探险者
带着好奇,探索那个未知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