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想,在一千个人眼里也许会有千万个《红楼梦》,当你每读一遍,所有人物角色和故事就重新演绎一遍,有新的味道、新的反省。
八十回,二百多个小时,终于在喜马拉雅把《蒋勋细说红楼梦》这个大部头听完了,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在路上的时候、发呆的时候、睡前的时候,已经习惯了蒋勋的声音。
红楼梦这本书我是读不下去的,厚厚的一本,密密麻麻的文字,每次看了几回就放下了。第一次读红楼梦,也是听完的,那是三年前。听完之后竟然对红楼梦的故事产生了好奇,于是去翻《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去看看那些故事背后的线索。
可能我是有这样的习惯,就像看完一部电影习惯去看影评一样,看看别人是怎么看这部电影的,别人的角度是怎么样的,有时候会找到共鸣,有时候会发现惊喜,也有时候会觉得索然无味。
初读《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简直是惊呆了,那时候理解的红楼梦是个爱情故事,原来有这么多政治的线索,简直像是悬疑小说,至今还记得书里面对秦可卿死亡的考究让我惊奇了好一阵。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还有为而《蒋勋细说红楼梦》则是完全不同的角度,他更愿意把大观园描述成为一个青春王国,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没有太多的逻辑严谨的历史追究,多的是对每一个角色的人性关怀。蒋勋不去作善恶的评判,而是去体谅和怜悯每一个角色。所以有人说蒋勋读红楼梦像是读佛经,也确实如此。蒋勋的红楼梦也有被网友批判之处,如不够严谨过于滥情等。但是蒋勋更多从美学的角度去讲红楼梦,悲天悯人,小清新的风格叫人眼前一亮。
红楼梦到底是一个什么故事呢?关于青年男女情愫的故事?关于一个大家族由盛及衰的故事?关于贾王史薛四个大家族与清末政治的故事?关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故事?在此无法给出一个答案,确定的是不管读红楼梦读的是哪一个层次,故事都是丰富饱满的。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还有为年少时候觉得是三个年轻男女之间三角恋的故事,所有的关注点只有一个,就是选择喜欢薛宝钗还是林黛玉。还记得读高中时候读的一篇优秀作文大概叫做《薛宝钗之我辩》,对应的作文题目是:林黛玉和薛宝钗你喜欢哪个?请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说出你的理由。现在想想,这样的命题真是狭隘。无论是书中人物还是现实人物,都不喜欢被拿来作比较。
去年读了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从中看出许多红楼梦的影子。林语堂老先生在某一封书信中说“《京华烟云》大约以《红楼》人物拟之,木兰似湘云,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桂姐似凤姐而无凤姐之贪辣,体仁似薛蟠,珊瑚似李纨,宝芬似宝琴,雪蕊似鸳鸯,紫薇似紫鹃,暗香似香菱,喜儿似傻大姐,李姨妈似赵姨娘……,桂姐似凤姐而无凤姐之贪辣,阿非则远胜宝玉。孙曼娘为特出人物,不可比拟。”
《京华烟云》里的人物更叫人喜爱,也许是这一部作品是林语堂老先生对于《红楼梦》的致敬。《红楼梦》的主角们是随着大观园的兴衰而成长的,《京华烟云》的主角和故事是随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成长和展开的。两本书中最重要的都是女性角色,对于不同的女性角色的描述和赞美有一脉相承之处。读完《京华烟云》,最深刻的印象是书中女性角色的坚韧,坚韧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当它存在在女性身上时候,更叫人喜爱敬佩向往。
据说京华烟云的原版是林语堂老先生用英文写的,后来翻译成了中文版。一直想英文怎么能如汉字一样描绘出中国文化之美呢? 英文怎么能描绘出木兰莫愁的服饰之典雅,怎么能描绘出西山断壁残垣之苍凉,怎么能描绘出曼娘的古典之美呢?也许是对于汉字过于自信了。
写至此,发现自己所写不是读后感,更不算书评,也无意去评价比较。我不是红迷,只是有感而发写几句,记录下自己花了几个月听《蒋勋细说红楼》的时间。
以《红楼梦》中的对联做结: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还有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