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崔律精时力交流群
财商第三周周复盘&答疑(崔律财商课day17)

财商第三周周复盘&答疑(崔律财商课day17)

作者: 言廉 | 来源:发表于2019-05-24 21:28 被阅读0次

【崔律财商课·第3.5讲学习日志】

这是2019年5月24日“崔律精时力”之“《富爸爸穷爸爸》财商课”3.5本周复盘&答疑的学习日志。

1.我今天的收获:

1.1回顾部分的收获

@侯蕾 有才华只是一项技能,在某个专业知识方面有所精进,这并不等于不重要,但这带来的作用有限,一门深入,无法触类旁,而赚钱本身是需要多项技能共同作用的。超级精简,好棒呀。

富人不为钱工作的三点感悟,

不把钱当做工作的最终目的,才能让自己有精力关注到钱以外工作带来的机会。也就是说工作可以带来机会。

富人不仅有工作,还有自己的事业,他们用来赚钱的渠道是事业,而非工作本身,工作是帮助他们如何更好帮助自己做事业的途径,也就是说工作是途径。

工作是用自己劳动换取收入的工具,也就是说工作是工具,所以关注点要在工作本身带给我们能力的成长,而不是收入。

这些都是站在富人思维角度来看的结果。

1.2答疑部分的收获

①怎样可以减轻害怕犯错,害怕失败的焦虑心理?

崔律回答,成长型思维+小范围试错。

②虽然说财商课是实践课,但是前两课好像更多的是意识的更新,写A2时不太知道该怎么写,好像没有办法具体下来?

客观原因,刷新认知的内容的确不太容易写具体的A2。反过来讲A2未必都要写的很具体。这也解了我一疑惑。

主观原因,是不是说明我们写A2的技能需要提升了呢。

③关于产品性价比的问题,是自我怀疑还是其他原因,其中对自我怀疑印象深刻,自我怀疑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我发现我有时也会这样的自我怀疑,比如发就给对方,对方没有回复,会乱七八糟的想,是不是自己没有组织好什么之类的。虽然我知道,可以给,这件事情几种猜测,但是还会这么去想,我想这是源于不自信,怕他人的不肯定。为什么怕他人的不肯定,以前觉得是原生家庭的原因,今天想到这里,突然脑海里出现会不会是自己的原因,有些东西需要我去突破。

④性价比是一个比较客观的度量单位,价格背后的价值更值得我们关注。

百度了一下性价比,它是一个性能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它一般用于,先满足性能要求,在谈价格是否。这里给出的是要我们先关注性能,再关注价格。它的适用范围和特殊性,不能一概而论,要就事论事。

2.我本周中收获的财商:

2.1本周学习地图

本周中学习了,富爸爸的三节课,分别是第四课:公司的力量;第五课,富人的投资;第六课,学会不为钱工作。其中第五课用了两天的课程来讲解。

2.2本周财商语录合集

3.1讲  财商是由四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构成:会计、投资、了解市场、法律。

财商是多项技能结合,不是一项技能。

3.2讲  “因为,我想快速挣钱,不是我必须这么做,而是我想要这么做,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学习过程。”

勇气比智慧更重要,用我想代替我不得不。

3.3讲  我想成为能够自己创造机遇的人,能够坦然地接受发生任何事情,并努力使事情变得更好。

金钱不是资产,我们的头脑才是我们最大的资产。投资我们的头脑,勿以财小而不离。

3.4讲  “大部分人需要学习和掌握不止一项技能,只有这样他们的收入才能获得显著增长,而只有一项技能的人不得不努力工作”

首尾呼应,我们需要多项综合技能,销售和市场技能对于财商来讲很重要。

3.我本周实践中的成长:

在关系力的学习与实践中,跟周围人的互动多了起来,发现自己尝试把学过的知识主动传播出去。

比如,主动跟朋友分享了富爸爸现金流,交流了彼此的观点;开始关注周围生活钱的流动;记账不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看到一亩三分地之外的机会,比如对于健康的投资减少医药支出同时还能带来共同话题,比如对头脑/教育的投资减少试错的时间,真正让自己的每一分钟都有价值;还有对于一些理财产品的态度转变,尝试着去了解,这是对于新事物的一种拥抱而不是回避,值得肯定!

4.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暂无

5.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思考题:专(例如寿司之神的工匠精神)与宽(例如作者提倡的读者综合技能)的选择?

专是基本的工作态度,即使工作不等于事业,那也需要有专的工作态度,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价值,来吸引人脉。

宽,是一个目标的覆盖领域,我们不能盲目的去专一项技能,因为它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多项技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这两者其实不矛盾。对象不同,一个是对过程,一个是对结果,所以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6.【学霸题】我的预习:

片段:

1.我需要一个超现实的理由——精神的力量。

如果你问别人是否愿意致富或者获得财务自由,大部人都会说“愿意”。可是一想到现实,致富之路似乎就变得崎岖而漫长了,相比之下,为了钱工作并把剩余的钱托付给经纪人似乎更容易一些。

当人们问我为什么想致富时,我就说这是内心深处“想要”和“不想要”的结合体。

我可以首先举一些由“不想要”促成“想要”的例子。我不想将一生都耗在工作上;我不想要父辈们渴望的那些东西,如稳定的工作和一套郊区的房子;我不想做一个打工仔;我讨厌我爸爸因为忙于工作而总是错过我的橄榄球比赛;我讨厌我爸爸终身努力工作,但在他去世时却失去了他几乎所有的东西,他甚至不能把自己辛苦一生的所得留给孩子。而富人不会那样做,他们会努力工作,然后将工作成果留给孩子们。

其次是“想要”。我想自由自在地周游世界,我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我想在年轻的时候就能做到这些,我想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我想要金钱为我工作。

这些就是我发自内心深处的精神动力。你的动力是什么呢?如果促使你前进的动力不够强大,那么前行道路上的严酷现实就会使你退缩。我曾失败过很多次,但就是这种深层的精神动力使我爬起来继续前进。我想在40岁时就实现财务自由,但是一直到47岁,在我经历了许多磨炼之后才真正实现了目标。

谈到这一点时,我希望能说这是很容易办到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可也不是很难做到。没有强有力的理由和目标,任何事都会变得非常困难。

如果你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理由,就无需再读下去了,因为这看起来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

我的阅读理解

不想

不想叫一生耗在工作上

不想要父母们美渴望的那些东西,如果稳定的工作和一套郊区的房子

不想做一个打工仔

不想爸爸没有时间陪我

想要

想要自由

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想要今天为我工作

因为不想所以想要,而不是抱怨,是挑战而不是退缩。

正是内心强烈的渴望唤起那前进的动力/内部驱动(题外话是机会的把握、能力的提升),不是外在的东西,比如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财商第三周周复盘&答疑(崔律财商课day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lw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