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配做父母吗?
父母资格论一直饱受争议。非理性的,极端的人们高声呼吁着要落实“父母资格证”。它就像是身份证一样,有了它我们才可以生育孩子。刚卸下“计划生育”这副枷锁的人们,并不适应自由,大呼小叫的要再套上“父母资格证”这副枷锁。
人们总是掉进他们自己布置好的陷阱。认为“一证在手,孩子我有”便可解救万千孩子与水火,从此解决了家庭教育这个难题的人们。他们并没有想到落实之后的结果。
抛开可行性而言。“无证父母的偷生问题”。与“父母资格证”的含金量问题。是否需要已有证书的父母“一年一考”,或“三年一考”、“五年一考”。“偷生与重考不合格的父母所生的孩子”,国家需采取“没收”方式吗?那谁可以保证这些孩子就一定会比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快乐呢?
对于此晴扬倒是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因为晴扬从事的工作原因。在身边的朋友要当父母之际,晴扬便会送朋友们一本早教方面的书籍。近来晴扬发现一本书甚棒。如果在你将要做父母之际看看此书,你定会受益匪浅。
这本书便是《一生的学习》,它的作者被乔治·萧伯纳称为:“他是我所见过的人类中最美的一位。”纪伯伦说:“他进入我屋内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想必就是基督的化身了”。他对抗所有的愤怒、恐惧、困惑、平庸、无力,他就是克里希那穆提。”
以下是书中的经典语录:
“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而只是以奖赏引诱他,或以惩罚威吓他,那么我们便是助长了他获得利益的观念和恐惧感。由于我们自己所受的教养,是为了有所收获才采取行动,所以,我们不知道有一种不含有获取利益之欲望的行动。正确的教育,鼓励孩子对他人尊重体谅,而无需任何的诱饵和威吓。”
“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了解是由自我认识而来,而自我认识,乃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因此,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
在我们追求知识、贪得无厌的欲望中,我们失去了爱,我们磨损了对美的感受,以及对残酷事物的敏感性;我们变得越来越有所专长,也越来越破碎不完整。知识无法取代智慧,不论有多少的解释,聚集了多少的知识,都无法使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知识是必须的,科学也有它的地位;然而,如果心灵被知识所窒息,如果借着解释而将痛苦的原因敷衍过去,则生活便是虚度而无意义。
要觉察到真正的自己,我们必须停止这种想要成为他人的挣扎。理想在教育中并不重要,因为理想妨碍了对“现在”的了解。
解决家庭教育并不是依靠“父母资格证”所能解决的。而是正如书名一般,需要靠的是“一生的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