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年轻人喜欢跟着感觉走,其实我也是,不单单是生活中,在投资理财上也是一样。
有些伙伴问我对目前市场看多的理由,我如果说是感觉,你信吗?
从2003年接触理财至今,断断续续已经15年了。说真话,由于文化水平的贫穷,很多技术性的东西都没有学会。目前的理财,很多时候都是对趋势的判断和自己的感觉。比如阿里一号,记得当初认购的时候,由于一些消息的影响,很多认购的伙伴取消了,我身边的同事也有这样的。但我根据自己的感觉出于对阿里这个品牌的信任,选择了坚持。第一个周期(一年半),收益百分之五十以上,尽管第二个周期遇到了熊市,但2个周期下来,总收益还是接近百分之六十。
感觉是什么?感觉也是经验的一种,不是说我想怎么样,然后就怎么样。感觉的前提是你对整个大的趋势有一个判断,市场的趋势,个股的基本面,外面局势的具体情况。凡是能影响到走势的因素,都要做到基本心中有数,或者说有一个自己的判断。
就拿目前的大盘来说,尽管我不懂技术,但前期也和大家分享过,上证指数从5178点一路下来,从来没有过像样的反攻。特别是从今年2月份开始,出现了一个完美的小3底。在我的理解中,如果不是独角兽的闯入,筑底最多2个月左右就会真正的完成。目前的情况就不好说了,不好说的是筑底的时间,而不是对大盘的趋势有任何的怀疑。
3年来,我们的大A指数,基本上一直是原地踏步,而道琼斯指数却翻了3倍,从经济发展的速度上来看,我们的速度已经超越了美国,而为什么股市却有着这么大的区别呢?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市场的成熟度不一样,美国纽约交易所从1863年正式成立至今已经有差不多155年的历史,而我们的股市从1990年12月成立至今,只有短短的29年。连美国股市的零头都没有。股市和人一样,也有一个长大成熟的过程。2006-2007年的改革就是一个例子,使得我们的大A长大了一点,造就了6124。2014-2015年的政策鼓励和一系列的刺激措施,造就了5178。
说了这么多,好像还没有说到为什么我对目前的大盘持看多的观点。其实上面的几段已经说明了原因的前奏,最近几年,我们的整体经济处于健康发展的状态,大部分的上市公司运营都很不错,特别是一些大蓝筹公司。但我们的股市在最近几年,一直没有一个明显的赚钱效应,一直原地踏步。其实就是因为,股市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投资与融资的功能被单一化。给了机构单边割韭菜的机会。但,前段时间,市场出现了很多声音,很多维稳的声音,以及一些对股市良性发展的政策措施。而独角兽的加入就是鲶鱼,搅动了股市这潭水。
所以,对于目前的市场,我的感觉是:无论从技术指标还是现实的政策导向来看,大盘的整体下跌空间绝对有限,如果你是一位中长期投资者或者说是一位价值投资者,那目前的点位就是相对的低点。这也是我目前整体6成仓还在坚持定投的原因所在。但对于喜欢短线的伙伴,真的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不敢发表言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