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各位一个问题,你相信这世间真的存在因果报应吗?还是不信认为这不具有代表性。也许你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但看不清这因果报应,所以不敢轻易的去相信。
不过一个理论的提出,是需要经过了个长时间的维度去认证,佛教这一理论存在了千年,并不是毫无道理可言,因为存在即合理。
我们之所以看不清是因为这因果报应并不是立即兑现的,而人性却又是没有耐心,不愿等待的 学术上面的某种思想和行为要作为结果呈现出来,也是需要相应的时间,这也是一样的,两三年的时间太短,往往看不出个结果,但你用长时间的去看,这个结果你就会看得特别的清晰。
从长远来看,一个心存感恩,对人真诚,他的运气都不会差,遇到危险之事也能够逢凶化吉。越努力越幸运也有这个道理。而一个心术不正,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的人就算他现在是大富大贵,但他的这份辉煌也不会维持下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确实有的人做了坏事,在他整个的人生中,没有收到命运的惩罚,但他的子孙后代将会为他之前做的恶去补偿。而一心向善,每日感恩的人,因为现在时运不齐,好运气没有立即到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状况发生变化,这两者最终也会各得其所。
妈妈给我讲了她和她一个叔叔的故事,妈妈小时候在当地的一家武校学武,他的叔叔在这家武校食堂当厨师,这食堂也是妈妈的舅婆和舅公开的,请自己的亲戚来上班,可以省心一点。同时也可以让这亲戚关系进一步上升。但这叔叔却一次又一次的让舅公舅婆失望,但碍于面子也不能直说。妈妈说叔叔气量小,属于锱铢必较的那一类型。每次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和其它员工闹矛盾,不论输赢,都会气嗝嗝的,然后就利用炒菜之便,往菜里吐口水,以解心头不快,他的哥哥把他得罪了,他就故意给哥哥的子女使颜色,故意少打菜,甚至不打。每次回家都要从食堂里拿走不少东西。
后来叔叔生了一个儿子,这儿子聪明伶俐,却不好学,他也懒得管教,整天这儿子就与社会上的青年混在一起,他的母亲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关在家里,关了他好几次。每次等母亲一走,他就叫院子里的那个单身汉给他开门,放他出去,那一次也是这样不过这也是他的最后一次,他最后一次出去是为了去赛车,在赛车中他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叔叔中年时,恰逢赶上国家西部大开发,国家铁路占地,丧子之后叔叔又抱养了一个儿子,这儿子有出息在当地办了一家织布厂,叔叔也在这厂里帮忙,一听铁路占地要占这家企业,叔叔觉得他对这企业赔偿也有份,就去和继子闹腾。后面矛盾进一步爆发,没办法一家人对簿公堂。他呢赢了官司,却输啦家人,儿子走了,与他几十年的妻子也跟他离婚,搞得妻离子散,现在晚年的他一个人独守空房。
讲完这个故事妈妈又说到了自己,她说从小她就培养自己心存感恩,对任何事物保有宽容。有一天她去老家办点事,由于赶时间,就搭乘了一辆摩托车,她说她在车上一直打瞌睡,当车子开到一个路口,从那个拐弯出窜出一辆小车,摩托车司机一个急刹,把坐在后排的妈妈摔出去了好几米,旁边的路人吓坏了,这时一个交警赶紧跑过来询问情况。妈妈爬起来啦拍了拍身上的灰,没有没有只是把我瞌睡给吓走了。
举这两个例子呢只想印证稻盛和夫先生说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简直可以用等号链接,从长期来看善因结善果,恶因招恶果。因果报应准确无误。
中国明代著名文学家洪应明在《菜根谭》写有这样的句子“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暗应长。”行善没有报答 好比草丛里的冬瓜,虽然人们现在看不到它,但她依然在茁壮成长。
头上三尺有神灵,记住这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所以平时不要怠慢自己,心存善良 坚持不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