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一成语典故。 出自 《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相比我们的父辈和祖辈,经过城镇化高度洗礼的年轻一代,几乎对于农作物的了解,下降到了一个有史以来最低的程度。但这并不最重要的,毕竟商业文明对于农业文明的取代是一种进步的必然。真正令人感到担忧的是,我们对于勤奋与学习这两大人生最重要事情的态度,变得越来越暧昧。
我们这一代人,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互联网的本质是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从而帮助我们从有时间间隔的信息交互,进入了实时无缝式的信息交互时代。
互联网的一大垂直分类,是商品交易的进一步流程变革。从电商购物,到O2O外卖,再到跑腿服务…商家眼中的“商机”,无疑就是人性当中的惰性思维。只要你肯花钱,吃的、喝的、玩的、用的,统统可以点点鼠标,送到你的面前。
习惯了如此生活方式的现代人,似乎忽略了另外一件事:我们的运动时间,也伴随着互联网式的效率提升,被一再压缩。
当你需要到商场去逛,去寻找,去探索,去发现时,一天下来,你几乎要累个筋疲力尽。
当你需要下楼寻找今天的午餐吃什么的时候,你需要离开办公桌,离开公司,乘电梯下楼,并且在商业街中寻找心仪的店铺。
当这些统统都被新的技术科技取代后,那么普通人的运动方式还剩下什么呢?貌似只剩下了到健身房办理健身卡这一种方式。但据小心的观察,80%以上的人没有健身的习惯,甚至健身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哪怕是某一天心血来潮办理了一张健身卡,在之后的时间里,能够有毅力坚持定期前往健身的,也是凤毛麟角。
如此,四体不勤的帽子,算是被现代人坐实了。打开各类APP或手环附带的记步工具,我们发现除了少数体力劳动者外,多数人工作日的步数数据,都少的可怜。
分不清五谷,未必是什么大事情;但是当被人发现自己居然连五谷这样的最基本生活常识都不清楚,自己非但不感到羞愧,也没有任何想要及时弥补这一知识漏洞的想法,这可就是一件大事情了。
这件大事情就是,你已经对于未知失去了好奇心,对于知识也丧失了兴趣。这是生活和人生开始要走下坡路的典型体现,自然也是穷人思维的一大症结。
无论你相不相信,富人每日平均消耗在学习上的时间,要比穷人多得多。这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在很多低收入人群看来,高收入人群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不应该有太多空闲的时间学习。事实上正好相反,高收入人群把学习,当作事业之外的最重要时间安排项目。
无论是每日定时定量的阅读摄入,还是参加高等学府的商业管理课程,亦或者是参加各类行业峰会与交流会,甚至是在各种社交途径的信息传递与学习,从来未曾间断过。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是第一次思维质变;
从无感学习到愉悦学习,这是第二次思维质变;
从理论学习到应用学习,这是第三次思维质变。
每一次的思维质变,都有可能帮助你脱离原有对待财富和人生的态度和看法。发现新的财富获取途径和方式。
谈到学习,小心想借机做一下延伸。就是知识的摄入方式,要灵活高效。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发现身边很多人的阅读习惯,并不是十分高效实用。比如看书,从第一页开始看,一页一页,一字一字这样看下去,实在是非常初级的方式。如果是小说这种娱乐阅读也就算了,跳跃阅读或许会造成情节上的脱节。
但作为知识类的书籍,一定是有轻有重的。而且,作为个人,大概率上你不存在一整本书,所有内容你都未曾接触过,需要字字斟酌的情况。
如何高效阅读呢?一定先看目录。然后根据目录中明显是重要信息的环节,优先阅读。或者说是自己比较欠缺的章节,优先阅读。为什么要如此?因为成年人的时间毕竟有限,动辄连续几小时的阅读时长,一般不太现实。往往是看上半小时或者一小时就会有其他事情要做。而这本书可能就暂时搁置在一遍,这一搁置,或许就是再也不会碰。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就一定要在看书之前,做到对全书内容的心中有数,接下来就是有的放矢,以较快速度完成其中的重要章节阅读。之于其余部分,有时间就速读,没时间不读也无大碍。
再有一点,漏洞型知识,一定要发现后第一时间进行查阅和记忆,这样效率才会最高。举例说明,当你看到“五谷”这一词语想不起究竟是哪五谷时,一定要迅速掏出手机百度一下,这一过程可能全程耗时也不过十几秒,但是记忆效果却会很好,下一次再看到未必五样都能记得,但绝对会比上一次情况好很多。
最怕的是,发现了这个知识漏洞,然后自己在心里对自己说,等到晚上下班后,再学习吧。那结果基本除了被遗忘,没有其他。这就好比是做梦,如果你真心觉得这个梦很有意思,很有想象力,想在随后分享给朋友。那么你最好把梦境的关键词记录在手机上,要不然的话,睡醒后不消一小时,基本就会遗忘殆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