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这次肺炎疫情,我也许就不会开始背诵《道德经》。
原本我只记得书里面比较有名的句子,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上善若水”等。
后来试着每天背3篇,间以复习巩固,持续20天,每天1个小时左右,竟真将八十一篇都了背下来。这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但转念一想,古时幼童能熟背四书五经者数不胜数,我这才背了一本《道德经》就沾沾自喜,确实有点惭愧。
背完《道德经》之后有什么大的变化吗?
很遗憾,并没有一背完就脱胎换骨,羽化升仙的感觉。甚至于如果你不刻意去想里面的内容,会有种自己根本没有背过它的感觉。
这其实很正常,比如每个人都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你不去想这句诗的时候,你不觉得你的脑子里有这句诗。
只有当夜深人静,漂泊异乡的你凝望月空的时候,才会想起来有这么一句诗,竟无比贴合当下的心境。更妙的是,那可是1千年前古人所写。跨越时空的共鸣真是妙不可言。
这么看来,背完《道德经》对我而言,到底还是有些影响的,只不过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难以令人察觉的。颇有种“于人生细微处见其功”的意思。
譬如某日,我在看一篇介绍民国文人林纾的文章时,里面提到他有一日借钱给朋友,朋友写下借条给他,但没多久朋友就去世了。林纾便在灵前将借据烧毁。旁人问其原因,他说“我本就不想让他写下借据,因为我没想让他还。现如今他已去世,我还留着这借据干什么,倘我留下这借据,日后两家可能因此扯出许多嫌隙,不如现就烧去”。
看过这则故事,我才明白《道德经》里说的“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是什么意思。
再譬如我看《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时,里面有提到个体心理学中有个重要概念叫【课题分离】——每个人要明确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他人的事。然后不要轻易干涉他人,将自我意识强加于他人之上。这不仅会增加他人的压力,也会增添其反感。所以,不要干预他人的课题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
而用《道德经》的语言描述就是“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你会发现,原来个体心理学中的【课题分离】,就是老子口中的【玄德】啊。
试着用《道德经》的视角来研读文章著作,知识点之间的互相串联,这是背完《道德经》给我认知层面上带来的变化。
第二个变化,是修身治性层面上的。
《道德经》能让我在浮躁的当今社会中慢下来,静下来。
当我想要炫耀的时候,《道德经》告诉我要低调——“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当我想学的东西太多的时候,《道德经》告诉我不要贪多——“少则得,多则惑”
当我觉得一件事太难想要放弃的时候,《道德经》告诉我要学会分解,从简单处着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当我感到命运不公,饱受磨难的时候,《道德经》告诉我想想这份磨难会带给我什么好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当我帮助别人做成一件事,想让别人感激我的时候,《道德经》告诉我不要居功自傲——“为而不恃”,“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
......
我的身体里仿佛住着一位老师,他身怀上古时期先民们的智慧与经验,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已为诸子所共仰。不嫌千年后的我根基浅薄,天资愚钝,在生活中耐心教导我人生哲学。
这么看来,我的体验就跟玄幻小说中主角体内住着高人的感觉是一样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