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是谁?

我,是谁?

作者: 华琴_5c0e | 来源:发表于2023-03-13 20:01 被阅读0次

    —温暖的金小仙林湖(2023.3.14)

    生活当中,我选择能不讲话就不讲话。但是,在校园里面,与学生、与同事的语言交流从不吝啬。并且常常能从不同的互动当中提出一些问题,指向自己,比如,我是谁?

    对话一:你,来这边吃饭啦!

    周一是我的午自修,所以,中午在守敬路5号食堂就餐。同事看到,打招呼:“今天,来这边吃饭啦?”

    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执教一年级一个班级数学,每天都在一年级上课,所以按道理来讲,看到我在一年级就餐纯属正常。

    对话二:你,过来啦!

    周一是我总值日,上午第三节课,巡视一年级30个班级的课堂。下午,课后服务1,巡视四、六年级课堂。在走廊上,看到六年级一位老师,主动打招呼:“华校,过来啦!”

    笑笑不说话。因为不知道,怎么说。

    把两次对话放到一起,感慨万千,甚至还有恍惚之感。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目前有守敬路5号和守敬路6号两个办学点,其中,守敬路5号有一年级共30个班级,守敬路6号有四、六年级共32个班级,我在一年级上课,但是,办公室在守敬路6号。

    这个学期开学以来,每天早晨出守敬路6号东门,走过学校门外守敬路上的斑马线,进守敬路5号西门,到一年级去上课。上完课,再出守敬路5号西门,穿过守敬路,进守敬路6号东门,到办公室来办公……

    是啊?我,是谁?

    本周守敬路5号集中时段的放学全部调整到地下接送系统,因为人力原因,西门只承担入校功能,在上午8:20之后就需关闭,所有教职员工以及学生一律都要从西北门进出守敬路5号校园。所以,从本周起,我每天又要比以前多走200米左右,才能从办公室到教室,再从教室回到办公室……

    走在往返的路上,仍然在想那两次对话—我,是谁?我,属于哪里?没有答案。转念再想,像我这样需要每天多次往返两个办学点的老师好在仅是极少数,于是,便将此进一步解读为,在两个办学点之间的例行巡视,是为正常管理工作的需要。恰好,教学、管理,一举两得,兼而有之。

    对话三:元角分,我还不会,您不要请我回答问题!

    上完课,小李照例围到我身边,不过,今天不是问教室电脑怎么关。

    看着我的数学书,提前打招呼:“华老师,元角分我不会,等学到的时候,您不要叫我回答问题啊!”

    难道,不正是因为不会,所以才要学吗?

    觉得孩子的话有意思,便如上反问。

    小李自然解释,等自己学会了,再发言,也是可以的。

    不过,联系到当下学生的学习准备,经过幼小衔接,仅从知识层面,确有很多孩子已经提前知晓,所以,孩子觉得课堂上就是展示自己“会了什么”,而不是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后来,孩子们进入第二节课的学习,我坐在教室后面,一边批改当节课的作业,一边还在回想这个问题。

    针对孩子们已有的知识储备,我们的课堂要怎样组织?一方面,要更多让孩子展示,另一方面,则要对孩子有其他方面的引领。比如,数学思想,比如,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以《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为例,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已知用去、剩下,要求原来,算加法,更要知道,要求的数量如果比已知的数量多,则要算加法,反之,如果要求的数量比已知的数量少,就要算减法。这些都是只关注结果不能抵达的地方,也正是孩子进入小学以后,我们要带孩子一起探究和学习的空间。

    由前面两次对话,生成问题的自我和解,提醒自己,身份之一是管理者。就这个学期而言,需跟上个学期一样,继续往返不同校园。在他人看得见的时间、地点,更在他人看不见的时间、地点。由第三次对话,生成问题的深入思考,提醒自己,另一身份是引导者,需要每天针对学生已有学习现状,确定课堂学习内容,选择课堂学习方式,设计课堂学习流程。

    我,是谁?每一次对话,都是给自己的提醒,助自己看到自己对学校的责任,看到自己对学生的使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是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oc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