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眼睛
文/心开
题记:抵达未知之境,才有放眼未来的勇气。
阳光明媚轻轻地照在树上,鸟儿飞过鸣叫声打破午后的寂静。一切仿佛都是美好的。
当端午遇到高考,引发思想的震动波却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方兴未艾的智能化方案越来越贴近人类的生活。介质中的虚拟借助思想注入的意象传播,当冰冷无情的机械开始了意识形态里的深入,人类又该如何面对?诗歌与文学的情绪独特性,在于情感上的共鸣与交流,当冰冷处于其中,会不会也有很多无法抵达的存在?在人间贩卖孤独与焦虑。
时间可拉回去,一个小品里的家政机器人演绎出来的故事,尽管现在看来故事情节粗糙,却在真实的生活里抵达了未来的日子。今日之再现,昨日之日重现的那一刻。
越来越多的场景里开始出现 Ai 智能化的操作。一场球赛里的争议判罚,在回放后逐渐成为一个依据。考场里的回放,一双无形之中的眼睛却能明察秋毫。公平公正的那一刻,就是看得见的存在。也许,未来,很多时候,背后的眼睛就是在监督管理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句话想来耳熟能详。在看不到的地方,心中也要有准绳,固然世界观,价值观与审美观各有千秋,但是也有相通之处就是利益与良心的博弈里,哪个又占上风?博弈论的结果里包含着客观因素影响,也包含了很多未知因素。一只蝴蝶的翅膀煽动会拉动洋流,一念之间也会谬之千里之外!这个世界如此,背后又是谁在推动?
造物主赋予的意义在于人间有情。于现在看来,有情有义的侠客,却也无法在黑夜里摸索前行。哪里有裂隙,就会有光照进来。只是这微弱的光可否照亮周围的一切吗?光明之所以能够抵达黑暗,在于和这个世界的频率相同,格格不入的人不理解美好未来与时光里的一丝丝改变带来的温暖。就如同,隔着各种障碍的人们无法抵达语言的天堂,抵达了内心深处的温暖自会感到心灵相通的地方建造的“巴别塔”。当开启一段时间通道,觉醒之后就会有人抵达那美好的未来!
过去已去,未来可期!在这巴别塔的建造过程中,每一次人都是未来的建筑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