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鹿原》这本书呈现的是中国一个时代的画卷,里面的每一个人物活灵活现,淋漓尽致。整本书的故事情节,人物艺术以及反映的的时代寓意都是我这种只读过一遍的人无法诠释的,它让我的心灵感到震撼,而我却无法为它作赞美诗。但却让我看到生活过村落的影子和一些我无法触摸的情感。
白嘉轩让我想起了以前村里去世多年刚正不阿的老人,白赵氏有点像村里那个童年老给我鸡腿的老奶奶,鹿三是所有勤勤恳恳有气节的庄稼人,朱先生我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比拟,冷先生则像小时候上门给我治病后来转行成理发师的那个叔叔。而鹿子霖便是我们心目中那个总爱耍滑头的要脸面的人,而其余人,多多少少总能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影子。
与白鹿原一般,我生活过的村子也是有族谱族规,但是却是另一个时代了。一个新的国家新的人民,封建残余已经不复存在,即便是如此,我也还能看到白孝文作为在规规矩矩的祖宗之法下成长起来的白家长子,被委以重任,却未曾料到因与小娥苟合被赶出白家便耍起泼来,再没有面子和道德,抛弃妻子,卖房卖地。这个人物是让我痛心的。与他相同黑娃,也是让人感到遗憾,他有一个勤恳朴素义薄云天的“大”。而自己却因为小娥走上一条与命运截然不同的路,直到最后一章他被白孝文处决,所有读者都觉得浪子回头金不换,但黑娃还是没能有一个好结局。白鹿原上的人大都没能落得个好结局,鹿子霖风光一生最后变成傻子与狗同住,白灵用生命在革命却被自己的同志活埋、鹿兆海战死、黑娃带头革命自己也被革了命,白嘉轩就更不用说了,克死了七个老婆,被土匪打折了腰杆,老了因目睹黑娃被处死瞎了一只眼睛……
即使里面有轰轰烈的“风搅雪”,但是让我窒息的确实里面的一些小感情,还有一些粗俗易懂的哲理。仙草得瘟疫死的时候,白嘉轩内心的一段独白:“缺得不单是他每晚小心地顺着他的脚腿伸溜下来温热的肉体,也有她在无院里走路的那种沙沙声,散发到庭院坑头灶台上的一种气息,或者是有别于影像声音的另一种无名状的感觉”,这浅显的几句话却把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让读者欲罢不能。与此同时,白嘉轩在给儿子谋亲事的时候说过的几句有道理的话:“有精明能干的男人遇见一个不会持家的女人,一辈子都过着烂光景,有仁义道德的男人偏配着个粘浆子女人,一辈子在人前撑不起筒子”,言简意赅。
全书里,白鹿这个神圣的形象贯穿其中,陈老未提及过几次,但每次出现却都让我难以忘怀,白嘉轩在地里看见奇异的植物,把它当做白鹿,百灵死的时候,所有人都梦见白鹿,朱先生死的时候,朱白氏看见白鹿从院里腾起。后来细细一琢磨,这些人虽然没给白鹿原带来风调雨顺和人丁兴旺,但正是他们,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里点亮了一盏明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