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在娱乐圈几十年,几乎不参加聚会,也很少出席活动。只要有时间,就待在家里,读书弹琴,画画喝茶,静坐冥想。
其他人忙着应酬交际,他则远离喧嚣,把自己活成了一股清流。接受杨澜访谈时,陈道明曾直言不讳地说:应酬简直是一种煎熬,一群人喝得醉醺醺,一句话和你说四五遍,一张名片递给你七八次,我就很窝火,特别烦。
在他看来,最好的人生状态,是“离别人远点,离自己近点”。星云大师曾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可是许多人偏偏喜欢按照别人的方式去雕刻自己。
为了融入人群,宁愿磨平棱角,隐藏个性。到最后,朋友越来越多,圈子越混越大,可自己的样子,却越来越模糊。
离人群太近,往往会弄丢自己。有些人觉得他不近人情,但陈道明解释说:往往人的距离近了,思考的余地就小了。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团体迷思”。意思是,人一旦走入人群,往往变得不理智。离人群太近,他人的影响便无孔不入。只有摆脱这种束缚,我们才能想清楚,自己到底要怎么活。
他说:心不乱,一切都不乱,我只有在寂寞中,才能活出感觉。越通透的人,越明白生活终归是自己的。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聪明人,用独处成就自己。
就像特立独行的王小波,格格不入的钱钟书,归隐瓦尔登湖的梭罗,虽都是他人眼中的“怪咖”,却都活出了令自己满意的样子。
曾经我们向往呼朋唤友的热闹,可走着走着就会明白,唯有自己才是最长久的陪伴。与其狼狈又盲目地合群,不妨慢下来,踩准自己的节奏。
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在一个人的时光中,去过那种最想要的生活。周国平说起过独处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是惶惶不安,想要逃离,生怕被人抛弃。第二境界,能安于寂寞,可以静下心来做事、思考。而最高的境界,是在独处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陈道明,正是独处中抵达最高境界的人。有人这样形容他:宛如一棵宁静的古柏,华盖如荫,势头健旺,却低调沉稳,毫不张扬。而用陈道明自己的话说,他并不特别,只是“从不往人群里走的人”。
无论是谁,当你离人群远了一点,就离自己的灵魂近了一点。别把不相干的人请进生命,也别让外界扰乱自己的心。
人生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人活着。不要在意外界的人评论,只有自己能够陪伴自己最久,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学会和自己独处。安好的岁月每个人都想要,但是这个结果都需要我们去争取。
想要拥有好的东西,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合理的看待外界的一切的得失,我们不管当下如何困难,只有我们选择了就要学会勇敢走下去。当下的困难都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要相信一切终将美好,未来都是需要我们去创造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41139/d68fbaa295336c0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