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常,春节返工后很多人的态度都是沮丧的,排斥的,《干法》这本书教我们理解经营哲学,让工作成为幸福的来源。马云、张瑞敏、俞敏洪共同推荐。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应用化学专业,被称为经营之圣,除了他还有三位,分别是索尼、本田、松下的创始人,他是唯一现在活着的。他经营了三家500强:27岁经营京瓷;52岁经营一家通讯行业公司;2010年患胃癌,胃切除2/3,政府指派他拯救日航,后来扭亏为盈。
关键,他对于工作的看法,工作不是不得不做的,工作不是美好生活的代价,他认为工作是犯病的良药,工作是修行。反问自己,难得来这个世间走一回,你的人生真的有价值吗?在世上,就是要磨练(稻盛和夫是王阳明心学弟子)修炼,锻炼心性。
他15岁时,觉得人生很苦,第一次考大学失利,第二次考大学,没考上自己喜欢的医学专业,被动选择了应用化学。毕业后没有工作,在熟人推荐下进了陶瓷厂。工厂第一个月没钱发工资,同时进的人,都走了,只剩他和另外一个同学两个人,两人一起参加考试参军,都考上了,写信让家里寄手续,结果家里没寄过期了,错失了机会,另一个同学也走了。后来他问哥哥,为什么不寄?他哥哥生气的骂他忘恩负义,好不容易托人安排到这个工厂,怎么能有点不满就辞职。稻盛和夫感到羞愧,回到工厂上班。
年轻人的价值观不是一次形成的,稻盛和夫年轻时也不是乖孩子。年轻时的苦难是花钱也买不来的财富。既然没有别的办法,就好好工作吧。不要抱怨,认真工作,为了研究产品,他住在车间。为了学习更前沿的知识,请示上级,订阅化学的陶瓷的英文杂志,艰苦打拼下,终于迎来一个成功。公司有一项艰巨的研发任务,粘合一种材料。有一天,他无意中踢翻了松香,突发奇想,尝试使用了松香做粘合剂,攻克了这个巨大的技术难题。他想,这是佛祖保佑吗?其实来自于他在日思夜想这个问题,灵感才能在那一刻一下子出来。他除了收获到科研成果,更收货到,工作太有意思了,变成一个热爱工作的人。看到工作的美好,工作就是娱乐。对于年轻人来讲,是个巨大的转折。工作可以磨练心智。只有通过长时间磨练,才会具有厚重的人格,获得别人的尊重。
重新定义公司,在招聘时,不要招聘不重视工作的人。君子不重则不威。认真敬业对待工作时,人格变得厚重起来。推荐电影《入殓师》、《那人那山那狗》
工作可以造就人格,最无助时,就投入工作。因为努力才能改变人生,抱怨不能。工作的意义,也不只赚钱。即使突然发了横财,没有工作,幸福感也会慢慢流失。京瓷做到日本市值第一,但是稻盛和夫没有抛售一支股票。贪嗔痴三毒,努力工作才能减少伤害。
和工作谈恋爱。有一次他实验成功,高兴的蹦起来,和同事分享喜悦,遭到同事鄙夷的眼光,说他轻薄、轻率,价值观不一样。他一瞬间后反驳,为小成功感到喜悦,才能给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在研究经费不足时,获得新的勇气,才能把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作为员工不把分配的工作当做任务,当成天职。在他研究水冷复式水管时,为了试验工艺方法,躺在炉子旁边滚,通宵研究,和产品谈恋爱,最终突破难题。他能听到产品的哭泣声。不疯魔不成活。任何行业,任何形势下,如果有这种工作精神,都能横扫市场。经济不景气时,其实是机会。不是生意越来越多了,是专业的人越来越多了。人分三种,可燃型,自燃型,(老板善变,是因为是自燃型),不燃型(阻燃型)。
怎么把公司做好?不断树立高目标。
收入没有上限,老板的格局决定公司大小。京瓷的研发成功率是百分之百。他们拜访客户时,接不到常规单子,无论什么订单,都回应能做,确定时限后,就开始研发,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不问难度,最后产生大量客户。他特别感谢松下幸之助,因为每次接单,松下幸之助都会把价格压低10%,稻盛和夫每次不还价。只会研发压低成本保证质量,直到锻炼到没有对手。当京瓷有谈判能力时,全世界厂商都找他来做。
稻盛和夫名言:
1.不断树立高目标。
2.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有一次京瓷面临一次退货,产品达不到客户要求,企业面临破产,年轻的研发人员压力太大哭了起来。稻盛和夫问他,有没有向神祈祷过?他的意思是,神在你真的全身心投入时会帮助你。研发人员听懂了,最后通过努力,研发成功了,工厂赚了一大笔。没有一个人是随便成功的,每个环节都要磨合改善,必须努力。
3.不要有感性的烦恼。和工作无关。生活中的烦恼就会大幅降低,人的情商很重要。
4.一定要严酷的锻炼自己。
创业过程中,水牛比豹子更容易成功。稻盛和夫喜欢选择不是特别聪明的人。聪明人容易感性烦恼,将来可能会创业离开。他喜欢70分的人才,成果和聪明关系不大,主要是钻研。普通人大有人在,都有特别多的潜力。
稻盛和夫对产品的要求是,百分之百的完美。推荐《关键时刻》,服务客户,关键是每一个时刻。他们有一次推销时,因为一个小细节没做好,客户骂人。他告诉自己的员工,百分之一的失误会让同事痛哭流涕。做到最佳,是比较,我们的目标是完美,这样才具有竞争力。脑海中意想成功的样子,更容易成功,真正沉浸在其中。最后发现果然如此,和梦中一样。
有人会问,这样要求自己,会不会太累,他现在90多岁了,依然在工作。工作是一种修行。自燃型的人享受工作,工作让自己更愉快。动机至善,私心了无。他在拯救日航时,一下飞机,就告诉日航的人,大家必须百分之百投入在思考如何工作上,日航才能有救,所以他们取得了成功。
知行合一,在事上磨练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