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807160/2384c09b494e55b4.jpeg)
在双水村这样一个普通的村庄,经常弥漫着斗争的硝烟,以村支书田福堂为核心,金、田倆家势力抗衡,倆大家族之间彼此制约,而又对峙的情况不时出现。
村支书田福堂的日子也不好过,金俊山对他的位置虎视眈眈,金俊武平时少言寡语,关键时刻毫不相让,孙少安能力太强,威信已经超过了他。
现在,他的权利受到了威胁,他要牢牢地控制住双水村的局势,但是,岁月不饶人啊,身体又不做主,有时候他也觉得有心无力。
在双水村这个小社会里,权利的中心是村支书田福堂,支委孙玉亭是他的应声虫,时刻充当着他的士兵,坚决拥护他的决定,明确地维护他的权威。
金家方面,金俊山作为村委副支书,表面上和他站在一起,一旦遇到和有关金家的事,马上像刺猬一样,竖起了尖尖的刺,对别人防备有加,以维护金家的利益。
二队队长金俊武,更是吃软不吃硬的主,一双眼睛像老虎一样,时刻闪烁着警惕的光芒。
另外一个支委田福高,虽然站在田福堂的一边,但他和孙少安走得近,对孙少安言听计从。
随着孙少安的长大,他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熠熠生辉,让人不能忽视。
这几个人当中,家事最多的,是孙少安,穷家薄业,风雨飘摇,稍有点事,就可能让这个家垮掉。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样的家庭,能经得起几回折腾?
![](https://img.haomeiwen.com/i5807160/b9c244a823ddb854.png)
因投机倒把罪被劳教
孙少安的姐夫王满银因贩卖老鼠药,定为投机倒把罪,被带到基建工地劳教,还加上一个陪绑的孙玉厚,王满银倒没什么,孙玉厚顿时觉得无地自容。
他的脸面,都被这个逛鬼丢尽了,每天都在土地上挣扎,可家里的光景仍像破筛子一样四处漏眼,他又气又恼,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
孙少安回到家里,知道了这个消息,他想出了办法,把姐夫放了回来。他可不能放任不管,家里的光景已经烂包得不像个样子,再不能增加负担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807160/b994c251ed85acd8.png)
走资本主义道路被批判
少安私分猪饲料地被批判,公社不仅召开大会,而且在广播上宣传,因为走资本主义道路而被批判。
少安知道,这是为大家办好事,一队的人,每家都多分到了地,他们肯定不会告发他的。
农民嘛,把地都当成命根子,谁还会嫌土地多?只是突如其来的批判,来得太蹊跷了。
划分土地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多,一直以来都风平浪静。
这突如其来的轩然大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必是有人告发了他,这个人会是谁呢?
他突然明白了,一定是田福堂,还在记恨他和润叶的事,气不过就告发了他,但他却不生气,因为,他和润叶不可能成为一家人。
他难受的是,国家把农民管得太多,连猪饲料的地都要管,他把一些荒地开垦出来,种猪饲料,这样的事国家还要管,农民的自主权利都被剥夺了,哪里还有种地的热情?
他感到,这种现象应该改一改了,首先要让农民吃饱饭,那就放权,给农民一些自由。
![](https://img.haomeiwen.com/i5807160/01ce0ed7928c319c.png)
与大旱抗争
严重的干旱,使双水村的人们陷入了悲哀之中,从省上到县上,从县上到了公社,从公社到大队,抗旱文件一个个地下发,双水村的水却越来越少,河里几乎断水,除过几口水井,再也找不到水了。
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双水村的最高领导人身上——田福堂,如今面临绝水的形式,看这个当家的怎么办?
田福堂的压力很大,地里一旦缺水,秋季就会断粮,村里就会大乱,到时候,他可安抚不住大家。
现在是关键时刻,如果他再想不出办法,他的威信将丢得一干二净。
想到这些,他马上通知村委开会,共同协商如何解决缺水问题,目前,双水村水坝的水被上流的罐子村截流,而罐子村的水又被石葛节村拦截。
大家主张到这俩个村豁坝,以获得渠里的水用以浇地,田福堂也默认这种做法。
只有少安持反对意见,因为豁坝是不得已的办法,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这样做,可以先和他们商量,看能不能和平解决问题。
田福堂认为少安说得有理,就按少安的想法去做,先礼后兵,一旦商量不成,再豁坝也不迟。
于是,他让少安去做罐子村和石葛节村的工作,他们再商量后面的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5807160/3ec9ff8360197625.png)
散会后,金俊山又找到田福堂,提议不能只等孙少安去协商的结果,要提前把豁坝的事安排好。
他又离间少安和田福堂,说,如果少安办成了这件事,就是他的功劳,他可比你支书的作用还大,你就不怕他超过你?
田福堂是何等精明的人,他才不会上当呢!他说,就让他孙少安去,让他也知道一下,黄河水是往哪里流?
意思是说,孙少安,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哪里知道,求人好比登天难的道理?
何况是去要水,干旱时节,水就是命啊,谁会把命给你?
况且水就那么多,你要用了,别人咋活呀!
他料到,孙少安肯定要不来水,他就是虚应一下而已。他等着少安灰溜溜地回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5807160/0b4297fa158cf523.png)
权利的争斗
孙少安想到炸山拦坝的好主意,他和田福堂商量这件大事,他知道,没有支书的同意,这事肯定弄不成。
田福堂不同意,他的年纪大了,想稳稳当当地过几年,少安力劝不成,不禁问他,年轻时的魄力哪儿去了?田福堂说,老了,没有心劲儿了。
少安接着说,如果他和副支书金俊山说了,那就是金俊山的功劳了,田福堂一听金俊山要参与此事,急得脱口而出,我宁愿成全你孙少安,也不会让他金俊山干。
田福堂和金俊山之间的职位相差不大,所以,对他最有威胁的人,应该是金俊山,他时刻防备金俊山的介入,没想到,孙少安竟然摸准了他的命脉,一下子就说到了他的痛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5807160/90ac9e11493af768.png)
孙少安主张炸山修坝这件事,被金俊山抓住了小辫子,他认为孙少安搞资本主义路线,就跑去公社告状。
没想到,公社极力支持这项工作,并肯定了孙少安的魄力和智慧,还要大力宣传孙少安。
他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最后屁也没落着。
他心里就是不服,年纪轻轻的孙少安,到底有多大的本事,现在双水村快放不下他了!
正好孙玉亭和王彩娥的事暴露了,给了他一个机会,他抓住了孙少安的软肋,孙少安是个顾家的人,他不会丢下他二爸不管的。
正如他所料,当孙少安知道了这件事,急得团团转,四处找金俊山,来解决倆家的争斗;而金俊山正在一边躲清静,等孙少安来求他。
当他看到孙少安急得上窜下跳,无计可施之时,就一把抓住了他,说,这件事解决也简单,只要你答应,不再管炸山拦坝的事,我就找人去。
孙少安答应了他的要求,最后以少安的妥协,换来了玉亭的安全,金俊山想要立功表现,无可厚非,但是,趁火打劫就有点缺德。
![](https://img.haomeiwen.com/i5807160/6e99295065b7980b.png)
人为制造困难
在实行生产责任制前,少安听说安徽省小岗村实行联产承包,当年粮食丰收,就打了个翻身仗,他觉得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可以搞,为什么我不行?
他把一队的人召集起来,一起商量实行承包到组责任制,大家一致赞同少安的提议,他们私下起草了一份土地承包合同,并按上了手印。
第二天,他把它交给了田福堂,告诉他,一队要实行联产承包。
田福堂拿着这份合同,就像揣着一包炸药,他翻过来、折过去地看,然后叫来了孙玉亭,让他拿着这个罪证,去公社告下孙少安,理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少安被抓到公社,他不理解,现在国家的政策到底是什么,究竟让不让搞责任制?
这是他第二次因为私分土地被抓,他不明白,让农民当家作主,自主种地,这样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为什么实施起来那么难?
其实,在当时的社会上,关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讨论甚嚣尘上,倆大阵营的人们针锋相对,关于中国今后的走向意见不一,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真理,这些都是未解之谜。
这种需要经过大讨论要明确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尽快解决,从地方到中央,所有的人都处在改革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
要自主,要自由
孙少安总是在运动中被揪出来,虽然他并未触犯法律,但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是这样的,自上而下,都管得太宽,连农民种啥都要管,农民种了一辈子的地,弄得反而不会种地了。
听从上级的安排,让种啥就种啥,逐渐没有了自主能力,干部们也都疲于奔命,管农民的思想、生活、劳动、生产,结果还没有任何成果。
一年又一年,农民都是饿着肚子在干革命,却不知道,共产主义何时能实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5807160/6fb076dbc813d60b.png)
落实生产责任制被误会
双水村一队先搞的生产责任制,到了秋天,一队的粮食丰收,社员的脸上挂着笑容,心情无比欢畅,到处洋溢着欢快的笑声。
二队还是集体大生产,他们看到一队的人,个个神气十足,秋收过后,粮食分得也多。
他们非常气愤,同样的双水村的人,凭啥一队能搞生产责任制,二队却被拉在后面?
他们集体找到队长金俊武,要求分地,金俊武害怕一旦分了地,再来个运动,金家湾可真的承受不起。
但大家可顾不了那么多,他们的眼里只有粮食,只有分产到户,才能吃饱饭,大家才有心思好好种地。
金俊武见阻挡不了,大家要搞生产责任制的积极性,他只能同意,二队也搞生产责任制。
但是,由于考虑不周,二队因集体财产分配不公,引起了大家的哄抢,造成混乱不堪的局面。
还是孙少安出面,制止了这场混乱,哄抢集体财产的消息传到公社,公社派出刘跟民进驻双水村,跟进二队落实生产责任制,并派孙少安负责实行二队的生产责任制。
孙少安去二队开始量地,金家人却不服气,一个单门独户的毛头小子,竟然来给金家湾分地!
他们看不起孙少安,孙少安有什么能耐,到他们地界指手画脚!
他们还是对孙少安下了手,少安被打了,刘跟民看到村民们无法无天,胆敢破坏生产责任制,就把打人的人抓了起来。
少安急忙拦阻,他觉得自己受伤事小,如果和金家闹翻了,事就大了。
如果这样的话,以后孙家的日子可不好过,他劝说刘跟民放了他们,让一步海阔天空,他知道,从此以后,金家的人,再不会跟他过不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5807160/937231f85dc8817d.png)
成长需要历练的过程
孙少安经历过这些斗争以后,在双水村这个小天地,他看到了人的本性,为了一己私利,可以随心所欲,有着丑恶的一面;也看到了希望,当他创业失败后,村里人都支持他,还有善良的一面。
他也看到,双水村的能人很多,只要逮着机会,就会给他来那么一下,让他措手不及。
但是,经过这些事,孙少安还是从众多的人群中脱颖而出,他的能力和魄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正是有了这些人,少安才学到了不少本事,田福堂处事精明、干练果断的领导作风;金俊武为人处世的光明磊落;金俊文能耕能耙的种地本事;孙玉亭张口即来的政策解读……
在他们的影响下,他办事必须要考虑周全,不能鲁莽行动,否则就会坏了大事,而且还会危及到他的家庭。
这样的危机经历得多了,也就迫使他养成了临危不惧、果断出击的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5807160/879127428e927262.png)
开砖窑,创业失败,再次站起
孙少安自主创业,他用自己下苦挣的钱做投资,开了一个砖窑,经营得很好,他渐渐有了钱。
后来,他发现村里人们的日子还是过得苦,于是,他决定扩大砖窑,以解决更多的就业岗位。
后来,因为技术方面原因,烧出的砖有质量问题,卖不出去,造成资金流动困难,导致砖窑倒闭。
一年来,孙少安的砖窑一直沉寂着,后来,他碰到胡永合,帮助他在外县贷款,砖窑又开始生产了,他又一次站了起来。
他吸收了过去的教训,在每个环节上都认真把握,秀莲也时时提醒他,以防再有什么闪失,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孙少安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5807160/5f0765a7b299e3ce.png)
雄鹰总要展翅高飞
孙少安要挣脱被管的束缚,他要自由,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命运,地里种啥不种啥,由自己说了算。
他不是那种言听计从的人,他是有头脑,有主见,有胆识的人,他敢干,肯干,会干,也能干。
这样的人就像雄鹰一样,如果把他关在笼子里,他会反抗,会挣扎,因为他不愿意被别人限制自由,他有心劲儿,一旦给予机会,他就会张开翅膀,飞向远方。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天空中,会先出现几只雄鹰,在空中孤独地飞翔,随着笼子的渐次打开,一群群雄鹰展翅高飞,一开始,他们在单打独斗,在历经风雨之后,他们会自主组织起来,以排兵布阵的姿态,飞向未来。
四十年时间,我国的民营企业经历了出生、幼雏、少年、青年、壮年几个阶段,现在已经成长为占有国民经济的50%的宏伟产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身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中国的阶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各行各业已经形成规模,部分企业在新技术、新业态已经处于领跑地位。
他们是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为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崛起,离不开这些民营企业家的创造力,他们是从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格局中产生出来,成长起来的。
经历是如此艰辛,外人无从领会,但他们却对此刻骨铭心,这样的争斗,锻炼了他们的智慧和毅力,这是一种资源和历练,是成功之路上的一个个坎儿,也是走向成功的保证。
————————————————————————
如果喜欢,请关注《简书》中的“爱读书的benyouyou”和“精耕细作静待花开”,这俩个都是本人的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