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货币系统运作

货币系统运作

作者: 后尘L | 来源:发表于2016-02-21 23:28 被阅读592次

  大部分人相信钱是由政府制造的,这种想法是对的,但不完全对。政府创造的这部分钱只占全部钱的一小部分,其余大部分的钱是由私营机构(银行)通过抵押贷款创造出来的。

  大部分人相信银行只会将存款人存入银行的钱贷出去,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银行制造他们需要贷出去的钱,这些钱不是从银行自己的所得里拿出来,也不是从客户的存款里拿出来,而是直接凭借借贷人偿还贷款的承诺造出来。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上的签字等同于一纸契约,契约中借贷人保证将会偿还贷款的金额并附上利息,否则借款人将会失去他的房子、车子或其他任何作为抵押的资产。这对于借款人来说是个很重大的承诺。银行拿到借款人的借款合同后,直接制造出这个贷款,并将其写进借款人的帐户里。

  为了理解现在的金融系统是怎么发展到今天的,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金匠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几乎什么东西都可以被拿来当钱用,只要这样东西够轻便而且有足够多的人信任它,相信它可以被用来换食物、衣物和庇护所等有实际价值的东西,贝壳、可可豆、漂亮的石头、甚至羽毛,都曾被拿来当钱使用。金和银很漂亮,质软而且容易使用,所以一些文明逐渐开始用这两种金属做交易。

  金匠们把这些金属铸造成合规定重量和纯度的钱币,钱币的使用令贸易流通变得更加顺畅。为了保护好自己的黄金,金匠建了一个保险库,很快和他同村的村民们开始排着队来敲他的门,他们想租用保险库的空间来存放自己的钱币和贵重物品,不久,金匠把保险库里所有的架子都租出去了,通过出租保险库他赚了一小笔钱【100元黄金对90元支票】。

  一年又一年,聪明的金匠观察到一个现象:存款人很少会来取走他们真正的黄金,而且他们从不同时来取钱,那是因为金匠写的用来做收据的支票,正在集市上被用来做买卖,好像这些支票本身就是黄金一样,这种纸币做的钱比沉甸甸的硬币便利多了,而且币值一目了然,不用在交易的时候费力地一枚一枚数硬币。与此同时,金匠正在开发另一项业务,他贷出他的黄金并且收利息,这时支票已经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借贷人开始在借贷的时候索要支票,而不是真正的黄金或白银【100元黄金对100元支票】。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金匠申请贷款,这时金匠萌生了一个更好的主意,他知道只有少数存款人会拿走他们的黄金,所以他抱着侥幸心理,以存款人和他自己的黄金作底贷出他的支票。只要贷款最后被偿还,存款人就会对贷款的事一无所知,而且他们什么损失都不会有,而自己会获得利息。现在的金匠已不再借一个工匠,而更像一个银行家了,他牟取的利益比当初只贷出自己的黄金要多了很多【100元黄金对190元支票】。金匠在经年累月的时间里偷偷地用别人的存款为自己攒了不少钱,他慢慢变得比同村的村民富有,并开始四处炫耀他的财富。人们开始怀疑他挥霍的是存款人的钱,于是存款人们聚集在一起,他们扬言要金匠澄清他的收入来源,否则就撤回他们存在保险库里的黄金。出乎意料的是,这对金匠来说并不是末日浩动,虽然他的计划有缺陷,但还是可行的,存款人没有损失一分钱,他们的黄金还是安全地躺在金匠的保险库里。存款人们并没有把黄金提走,他们要求金匠,也就是他们的银行家,通过分享利息的方式也让他们分到一杯羹【100元黄金对190元纸币】。这就是银行业的由来,银行家付给存款人低额利息,再把存款以更高的利息贷出去,中间的差价覆盖了银行运作的开支和利润。

  但这已经不是银行业现在的运行模式了。我们的金匠/银行家已经不满足于和存款人分享利息后剩下的利润了,同时,欧洲人向世界各地进行的扩张,使得人们对贷款的需求与日俱增,但金匠能够提供的贷款数额被存款人存在他保险库里的黄金数量束缚住了,于是金匠有了一个更加大胆的主意:既然除了他自己之外,没有人知道他保险库里存了多少黄金,那干脆把没有任何黄金做底的支票贷出去好了。只要持票的人不同时到保险库里来取黄金,那么这个秘密就不会有人发现。这个新计划运行得很顺利,银行家通过收取没有任何黄金作底的利息,而变得异常富有【100元黄金对190+元支票】。

  银行家凭空造钱,这个想法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想过这个可能性的存在。随着时间推移,银行家庞大的贷款数额和惊人的财富,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怀疑,一些借贷人开始索要黄金而不是支票,谣言开始喧嚣尘上,突然,几个富有的存款人露面索要他们的黄金,好戏开始了。如海潮一般的人群挥舞着他们的支票,涌到紧紧关闭的银行大门前,可惜银行家根本没有足够的黄金和白银来兑换所有他写给存款人的支票,这个现象叫做挤兑,是每一个银行家都畏惧的。

  挤兑这个现象发生在一个个单独的银行,但是它的发生理所当然地使人们对所有的银行家都丧失了信心,我们当然可以直接取缔这种凭空造钱的行为,但银行家们提供的大量信贷已经成为欧洲商业成功扩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取而代之的是对造钱行为的法律上的认可和调控,银行家们答应坚守一个商议出来的贷款金额上限,这个上限的金额比保险库里的真金白银的价值大得多,多数情况下这个比例是9个凭空造出来的美元对1美元的黄金【100元黄金对910元纸币】。政府会不定期检查这项法律有没有被遵守,同时,政府还承诺,在挤兑发生的时候,中央银行会通过紧急输送黄金的方式,支援地方性银行,只有挤兑同时出现于多个银行时,银行家的贷款泡沫才会破灭,系统才会垮台。这些构成了金融系统的现状:部分储备金系统和由中央银行支撑起的完善的银行网共同组成了整个世界货币金融系统,与此同时,用来作底的黄金占债务金额的比例变得微乎其微。

  {钱的本质变化了}

  钱的本质改变了,以往钱代表的是价值,现在代表的是债务。在过去,一张美元钞票实际上是一张可以用来兑换成一定重量黄金或白银的收据,现在,纸币或数字货币只能被用来换取相应的纸币或数字货币。在过去,银行制造的信贷只能以自己发行的银行支票存在,人们有权像今天拒绝某人的私人支票那样拒绝这种支票,现在,银行私自创造出来的信贷可以合法地被用来折换成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

  {有多少钱}

  如果政府和银行都在造钱,那到底有多少钱存在?在过去,钱存在的数量受限于利用货币流通的物品的物理总量,比如说,为了生产更多金币或银币,人们必须进行地质勘测并开采出更多的黄金或白银。现在,钱基本上是以债务形式制造出来的,只要有人从银行贷了款,新的钱就会被创造出来,这样做的结果是,创造出来的钱只有一个上限,那就是债务的量。政府通过规划制度给造出来的新钱的数额设定了一个上限,这个制度被称为法定准备金制度,法定储备金制度基本上是任意设定的,储备金占信贷的比例在不同国家不同年代都不一样。过去一般要求银行每创造十美元的任务就要在其保险库里存有价值一美元的黄金作底。现在,这个比例已经不再被用于新造的钱和存于银行的黄金的比例上了,而是被用于新造的钱和已经存在的钱的比例上。现在,一家银行的储备金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政府提供的现金或抵押在中央银行里的等价物,二是银行手中已有的存款。

  假设现在有一个银行刚刚开业,还没有人在里面存过款。银行投资人在开门之前已经在中央银行以现金方式存了$1111.12的储备金,假设法定储备金率是九比一,

  第一步:银行开门营业并迎来了第一个贷款客户,客户要一万美元来买一辆车,这个银行可以合法凭空造出相当于存在中央银行的储备金的九倍的钱,其根据就是借贷人偿还贷款的承诺,这一万美元并非是从哪里取来的,而是由银行以信贷的方式直接由电脑打进借贷人帐户里的崭新的钱,借贷人接着再用这笔贷款写一张支票来买车。

  第二步,车的卖主把这刚造出来的一万美元存进她自己的银行,与由政府提供并存在中央银行里的高能货币不同,用这一万美元造新的贷款时不可以将其乘以储备金比率,而是将它拿来被储备金比率除,按照九比一的比例,一万美元的存款可以制造出九千美元新的贷款。

  第三步,如果那九千美元被第三方存进随便哪一家银行,这九千美元就变成了银行第三次贷款的合法依据,这一次的数目是八千一百美元,就像是俄罗斯玩具小人,每一笔新的银行存款都具有无限次创造一笔稍小贷款的潜力。但是,如果创造出来并且已经贷出去的钱没有被用来存进银行,造钱的程序就中止了,这是造钱程序中无法被预先估计的部分。但一般来说,每一次造出来的钱都会被用来存进银行,而储备金比率可以被一次又一次重复使用,直到整个银行体系里新增加了十万美元崭新的钱,所有这些新造的钱都是由债务产生的,整个造钱的过程是由仅仅$1111.12的初始储备金授权的,而这笔储备金还原封不动地躺在中央银行里。

  而且,在这些运作巧妙的系统下,每个银行分行的账本上都必须显示这个分行有至少其货出去的款项多出百分之十的存款,这极大地刺激着银行去挖掘更多笔存款以创造更多笔贷款,反过来又呈现出人们普遍以为的贷款从存款而来的假象。

  现在,除非所有连续的贷款都被存在同一家银行,否则我们不能假定任何一家银行都能通过凭空制造贷款赚取几乎九十倍于高能货币的利润。但是,银行系统本身是个闭合回路,这个银行制造的信贷可以被用来存在那个银行里,反过来操作也可以,理论上讲,在一个交易完全平等的世界里,银行业这样运作导致的最终结果与所有操作出现在同一家银行里所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银行一开始存于中央银行的一千一百多美元可以使其最终获取这家银行从未曾拥有的最多十万美元的利息。在过去数十年里,由于银行业持续不懈的政治游说,在一些国家里银行再也不必在中央银行里存准备金了,而且实际储备金比率可以大大超过九比一,对某些类型的账户来说,二十比一和三十比一的比例十分普遍。甚至最近一段时间里,由于使用了通过提高贷款首付手续费来筹集储备金的方法,银行彻底绕过了储备金这个必备条件的约束。

  总而言之,虽然规则很复杂,但道理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能借多少钱,银行就可以造出多少钱。

  {承诺和债务就是钱}

  当我们在所谓的贷款或抵押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那些我们承诺如果没能偿还贷款就会被没收的资产是整个交易里唯一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对于任何相信我们将会兑现承诺的人,那份贷款协定或抵押就成了一张轻便、可兑换、也可销售的纸,这张借据因其代表价值所以是钱存在的一种方式,借贷人用这种形式的钱跟银行换取所谓的贷款。在人造钱的世界里,银行在没有钱的情况下,提供一纸将会还钱的承诺却被拿来当钱用,而我们还对此照单全收。一旦借贷人在抵押保证上签了字,银行就开始执行交易,通过敲击电脑键盘上的几个键,银行创造出相应数目的贷款并将其输入借贷人的账户里,在借贷人看来这笔钱成了他账户里的借款,由于政府允许把银行贷款兑换成法定货币,所以人人都必须像接受钱一样接受这笔贷款。道理很简单,没有了借贷人签了名的合同,银行家们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拿来贷。

  你可曾想过为什么每一个人、政府、公司企业、小型商业、家庭可以同时负债并且债务惊人?你有没有怀疑过怎么会有那么多钱可以被用来做贷款?现在你知道了,没有钱可以被用来做贷款,银行不贷钱,他们只是用债务方式制造钱。而且,由于债务的发行量是无限的,因此钱的供应量也为无限,反之也是如此。

  {没有债务就没有钱}

  当认识到钱就是债务时,也意识到如果没有债务也就没有钱。大多数人以为如果所有的债务都被偿还了,经济状况就会有所好转,从个人层面上来讲这么说当然是对的,就好像当我们把债务还清后就有空钱花一样,我们以为如果每个人都还清债务,整个社会就都会有空钱花了。但事实正好相反,清偿债务将使钱不复存在。我们完全依赖银行贷款频繁刷新来维系钱的存在,没有贷款也没有钱,这就是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原因,在贷款供应枯竭的同时,钱的供应也剧烈缩水。当银行凭空创造出充裕的钱时,我们就变得富庶,如果银行没有凭空造出足够的钱,我们就要挨饿。

  但是,其实,银行并不是在随意地凭空创造钱,从某种意义上,银行是一个认证机构,银行认证一笔贷款是否有真正的价值存在依据,如果有,就给相应的钱,如果没有,就没有这些钱,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银行是被动的,真正主动的第一推动力是这个社会上真正创造价值的人的多少,他们能创造的价值多,有价值做基础的贷款就多,银行能够发行的钱就多,整个社会就富庶,反之亦然。

  {利息从哪里来}

  银行家只制造了贷款的本金,可他们没有制造出用来还利息的那部分钱,那么这部分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借贷人唯一一个可以获取这部分还利息的钱的地方就是整体经济里的货币供应,但几乎所有的货币供应都是以同一个方式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需要用更高金额来偿还的银行信贷。于是无论在哪里都有这样境况相似的借贷人,他们急切地想要获取他们需要的钱以偿还本金和利息,但蓄钱的池塘里只装着本金,很明显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能力偿还本金加利息,因为作为利息的钱根本不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对长期贷款如房产贷款和国债来说,利息的数额是远远大于本金的,除非有大量额外的钱被创造出来还利息,否则高利息就意味着高比例的抵押资产没收和一个无法持续运作的经济体系。抵押资产没收的比例需要尽量的低以维护一个社会的持续运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越来越多新的债务需要被创造出来偿还之前的债务,但这自然又增加了债务的总量,同时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偿还更多的利息,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个无可避免的数值无限上升的债务。钱作为新的贷款被创造出来和新贷款被偿还之间,有一个时间上的间隔,这个间隔是唯一能被用来防止钱的短缺赶上创造新债务的速度并使整个体制破产的工具。然而,银行家们饲养的信贷怪兽永远都不会饱,而且正越养越大,一个越来越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制造越来越多的钱来填补它惊人的胃口。为什么利率那么低,为什么我们还没有申请就能在邮箱里收到信用卡?为什么美国政府现在花钱的速度前所未有的快?有没有可能是他们想延迟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具备理性的人们要问了?这个状态真的能永远持续下去吗?这个系统的崩溃难道不是在所难免的吗?

  钱能促进生产和贸易,在钱的供应增加的同时,除非现实世界里的生产和贸易总量以同样快的速度增长,把多出的钱给吸收掉,否则钱的价值将日益减少(通货膨胀),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知道,当听到说经济以3%的速度增长时,虽然这个速度听起来像是个恒速,但其实它不是,今年的3%所代表的货品和服务总量比上一年增长的3%要多,这种增长显示出来的图像并非字面上想象的那样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越走越陡的指数曲线。问题是,永久的经济加速增长需要不停地逐步上调现实生活中的能源及资源消耗量,每年都必须有越来越多东西从自然资源转换成垃圾,这样做仅仅只是为了保持这个系统不崩溃。

  现在这个钱作为债务存在的系统是1694年在第一个英格兰银行被建立的时候诞生的,那时银行贷款和存款遵守的还是收敛的二比一的比例,这个比例只不过是撬开大门的一只脚罢了,现在这个系统已经散播到了全世界,凭空制造出几乎无限多的钱,并用锁链把差不多所有的人牢牢地与一个永远不可能还清永远不会停止壮大的债务系统拴在了一起。

  只要社会继续依靠银行贷款来供应钱,银行家们就有绝对权力决定谁能得到需要的钱而谁不能?哪些领域能得到需要的钱而哪些领域不能?与高风险的生产性企业相比,银行家更愿意把钱投向房地方,而这既推高了房价,又没有推动真实价值的增长。

  {四个问题}

  1. 为什么政府可以自己创造不需要利息的货币,那还为什么去向银行借需要还利息的钱?

  2. 为什么要以债务的形式造钱?为什么不造可以永久流通并且不需无限次按息重借就可以存在的钱?

  3. 一个只有在永远加速增长的前提下才能运作的金融系统怎么能被用来建造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制度?按照逻辑,永久加速的增长和可持续性难道不是无法共存的吗?

  4. 是什么造成我们现在这个金融系统完全地依赖于永久增长?我们需要改变什么以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制度?

相关文章

  • 货币系统运作

    大部分人相信钱是由政府制造的,这种想法是对的,但不完全对。政府创造的这部分钱只占全部钱的一小部分,其余大部分的钱是...

  • 区块链的2个思考

    一、自由的货币 货币作为全球商业交易的媒介,对于整个商业的运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法币系统,却总让人很不舒服...

  • 系统如何运作?

    看问题时看结构,有哪些要素,因果链是什么,增强回路是什么,调节回路是什么,滞后效应。系统是复杂的,行动是简单的。 ...

  • 项目运作系统

    一个项目的运作不是单一的表面的呈现,而是立体架构的支撑。 1、产品,是灵魂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我们价值交换...

  • 《锋哥论道区块链》之四区块链1.0之比特币--货币系统发展

    货币系统发展:(1)以物易物(2)实物货币:如黄金作为实物货币(3)符号货币:如纸币(4)中央系统虚拟货币:(5)...

  • 区块链为什么需要共识机制?

    由于加密货币多数采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设计,节点是各处分散且平行的,所以必须设计一套制度,来维护系统的运作顺序与公平...

  • 区块链为什么需要共识机制?

    由于加密货币多数采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设计,节点是各处分散且平行的,所以必须设计一套制度,来维护系统的运作顺序与公平...

  • 欧洲议会称加密货币可以用作货币的替代品

    欧洲议会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会的一项新分析断言,加密货币可以用作货币的替代品。 该声明是关于加密货币如何运作及其可能...

  • 《思考快与慢》一.了解你的系统1和系统2

    【我今天学到了什么】 作者:丹尼尔·卡尼曼 1.大脑的运作原理 大脑中有两个运作系统,分别为系统1和系统2。 系统...

  • 浅谈货币之美

    如果从明天起,世界上不再有货币,可以预见的是人们难以生活,经济无法运作,国家不复存在。货币为什么这么重要?货币到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货币系统运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qh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