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蜿蜒的小河九曲十八弯,一座普通的小桥横跨东西两岸。他没有赵州桥那样华丽的出身,也没有江南小桥流水那样的意境,但他却是我们几代人记忆的载体。
因学校在河对面,小桥成了我上小学时的必经之路。上一年级时,那时还没有桥,在河里每隔三十公分放上一块平整的大石头,我们称之为踏石。
网络配图,和当时的情形一样这样过河根本没有安全性,经常有小学生跌进河里,而且到了冬天踏石结冰,过河的人更是心惊胆战,每次发大水都要重新铺设,因此不到一年就淘汰了。
后来村民们在河床最窄处架上三根木头,两端用石头和水泥固定,一座简易的木桥就完工了。
有一次我上学时经过木桥,到了桥中间往水流喘急的河里看了一眼,霎那间天旋地转,觉得小桥在河水里在打转,吓得趴在桥上不敢动弹,好半天才缓过神,后来从桥上爬到对岸,从此对这种简易木桥产生了恐惧感。
这样的木桥照样抵御不了山洪暴发的淫威,一年要修桥好几次。后来村委开始号召村民们捐款、出义工,准备修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桥。
最先响应号召的是一位在外地上班的村民,他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经历:70年代末高考刚恢复那年,他考上了洛阳工学院。临报到的前一天夜里,下起了瓢泼大雨,第二天早上,小河两岸方圆十几里的桥全部被冲毁。他望着肆无忌惮的洪水嚎啕大哭(交通不便,每星期往洛阳发一班车),将录取通知书撕了个粉碎,浑浊的水连同他的希望一起流向远方,直至消失不见。
他说:“我过去吃尽了交通不便的苦,如今我上班了,要为改善老家的交通状况出一份力!”在他的表率下,广大村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过了几个月,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小桥诞生了。
每到夏天的傍晚,桥上有人三五成群的乘凉,桥下有小孩脱得赤条条游泳,竟成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时成为小河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后来过了好几年,水利局来勘察后得出结论:桥面太低,怕有大的洪水过来后桥面会形成阻力,洪水会流进县城。因此建议将桥拆掉,再建一座新桥。在村委和镇上的协调下,一座由专业人员设计、施工的新桥竣工了,一直沿用到现在。
故乡的小桥几经变迁,饱经沧桑的桥上有着太多的故事沉淀。桥是沉默的,但他却见证了时代的变革,社会的进步。
无论我走到那里,每当看到小河,总会想起记忆中那难忘的一幕,这故乡的桥就这样深埋于时间的河床中,静静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沧海桑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