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同学在经过了一天的闷闷不乐之后,在晚上8点左右突然想到一点,今天的闷闷不乐,似乎跟有一件事情有关系。表现出来的,不仅是思想上的紧张和担忧,还在身体上有明显不舒服的感受。
顺着这个思路继续分析,跟以前的不同只有一件事情:把早起阅读改成了做瑜珈和冥想,阅读放在这之后。以前是在做阅读过程中发生的,因此现在这个时间也相应地被推后了。变化是什么呢?不得不承认,感觉比以前弱了很多,一直到今天的没感觉。
当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的花花是有些崩溃的。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早起运动,是无数人推荐的、开启一天生活的最好方式。通过自己这22天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不仅保证了每天的运动和冥想,更让一天的精力更充沛。
但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结果呢?唯一解释就是,早起这么些年,身体已经习惯在一个差不多固定的时间段,做循环和身体清理。它有自己的动作规律,而这个规律,并不受意识影响,也不在乎是否是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虽然花同学非常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但是出于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或者更直接地说,她无法回避这个目前来说比较重要的问题,她必须要做一个选择:早起运动,这件看起来正确无比的事情,到底还要不要坚持下去?
于是,今天的花同学依然在老时间起来。虽然有很强的内心冲动,想再挑战一下,但还是选择回到原来的程序上,阅读代替运动。结果,挺让人失望的,老习惯回复正常。
现在的花花,坐在桌子前面,有着深深地无力感。很多事情都很出乎意料。
经过重重分析得出的理性的方法,执行起来很难。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就是做不到,甚至心里的一个声音特别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不想做。然后,就会觉得所有的理由和说教,都无法让自己行动起来。似乎只有两种情况下可以行动:一是来自外部的,不行动产生的后果似乎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二是来自内部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也就是说,自己理智其实无法很好的指挥自己的思想。今天又发现自己的理智也无法指挥自己的身体。好绝望呀!
那么,理性的作用是什么呢?我的人生,到底是谁在做主呢?
假如,我看世界的样子,本质上就是带有偏见的;假如,我以为的理性,只是我愿意相信的理性;假如我感受到的情绪,本身就是在情绪影响下解读出来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假如能控制自己想法的那个操作机构本身就是不存在的。。。。。我会如何再来看这个似乎很熟悉,但突然间却变得不真实的世界呢?
花同学突然觉得有一种轻松感,是一种逃离了被掌控的自由。她似乎突然发现,又重新变得可以做事情了,只要她做了决定,就可以去行动。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