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简释——第九章】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 ,天之道也。
【今译】
执持而使之处于始终盈满的状态,不如适可而止。捶击而使之趋于愈加锐利的状态,不可能长久保持。金玉财宝堆满屋,是没法守住它的。富有尊贵又骄泰,那是为自己留下祸患。功成业就便谦卑退让,这就是顺应自然之道。
【简评】老子在此章中从四种现象谈起:盈满状态,锐利状态,金玉满堂,荣华富贵。这四种现象大多是世人孜孜以求的目标,老子则从反向警示世人:满则外溢,锐不可久,金玉难守,富贵且骄则遗患。老子借此告诫世人要戒“满”、戒“锐”
、戒“财”、戒“骄”。凡事适可而止,不可太过,不求事事圆满;做人低调谦和,不可太骄,不能锋芒毕露。对应到治政,就要做到功成身退。“身退”的方式有多样:不居功自傲,不据为己有,不争名夺利,这是退;隐居山林,退出江湖,退居二线,这也是退。老子所言“身退”,其意所指应该是前者。因为纵观《道德经》全文,未见老子有倡导“隐居山林”之意,“隐居山林”应是避世者的作为,或为无奈之举,或是另有所图。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老子所言“身退”的前提是“功成”,这与那些不敢为而退、不作为而退、无作为而退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