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节,少不了烈士陵园的悼念。但是我们真的是怀着崇高的敬意去的吗?我想不过是一些纸面上的倡议罢了。真正懂得感恩的人,不会借某一个特殊的日子去聚众抒发情感。
烈士陵园,我是去过的,在那个清冷的下午,我抚摸过每一块矗立的石碑,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个故事,寥寥几笔的文字记录着战争的残酷。我想他们沉寂在这个时代,不该被所谓的形式主义所侵蚀。
过去的时光,是祖国发展的一段记忆,留给我们当今的启示是什么?我想很多人尚不可知。红军的故事伴随着我们长大,我们或许对每一个值得铭记的事件都能说上一二,但红色精神的传承不该在我们手中断了层。
前段时间,学校附近的一位老红军去世了,校长讲了关于他年轻时候的故事,学生们最喜欢听。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勇士,却自愿回到自己的家乡,选择平淡无奇的生活,甚至于就连葬礼都略显简单。
红军战士,究竟在图什么?不过是儿女情长的牵挂,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伟大。之所以报晓祖国,只是为了守好自己的家。俗话说:没有国,哪有家。他们在用生命捍卫国家领土,不过是祈求身后的一方净土能够有片刻安宁。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是革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部分。星期二的华为平板课,罗新安教授讲述了他的父亲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虽然我们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依旧充满震撼。爬雪山冰冻身姿,只为谦让生存的希望;过草地深陷泥潭,只为试探行走的方向。勇往直前、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等,红军有太多的优良品格需要张扬。
但对于老红军而言,军功章再多不值得炫耀,一起战斗过的伙伴只剩下他一人苟活,却令他萌生愧意。他做过的好事总是被别人提起,但哪怕滴水之恩,在他生命的最后也不曾忘记。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红军的意义又何在?我们不需要扛枪上战场,我们也不需要啃树皮、煮皮带充饥,更不需要以血肉之躯对抗钢铁大炮,那我们学习红色文化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吗?还是与人交谈时对革命历史侃侃而谈?
其实,每一代人都有属于他们的长征路,战斗时他们勇往直前,和平时我们又怎能停滞不前。安逸的日子比起战乱更能腐蚀人的心智,我们这一代的使命就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每个行业的发展都会遇到不知名的艰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总免不了奔溃时刻。
“红军”,它不应只是历史的产物,需要我们铭记;更要有划时代的启迪,需要我们在每一个阶段奉献青春。在我们平凡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不平凡的演绎者。“择一城终老,守一人白头”,这是我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定义,我们都在自己的未来打拼,努力走好脚下的路。
人生价值的高度,不是说我们攀越过多少高峰,领略过多少风景,经手过多少财富,在自己所属的领域勇于坚持、不断突破,只有让自己的每一天,于人于己都富有意义的人,才能担得起幸福的责任。
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我们小时候必备的佳句,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守得住流年、经得起蹉跎,困难会有的,压力也会有的,但这是上天给予我们的考验。
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伟大”这个词适用于所有为社会、为人们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他们的伟大代表着一个时代,但他们的生死无关历史的兴衰。时间是一辆不断向前的马车,但伟大的人必定会成为一座桥梁,当我们从他们的贡献中走过,除了瞻仰,更有未知的征途。
长征路上无坦途。同已经走过的长征路一样,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也有许多“雪山”“草地”要跨越,也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要征服,必须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继续艰苦奋斗、奋勇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