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2117天早安问候。
据《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
我国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而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为在校学生,41%曾因抑郁休学。
而导致学生抑郁的原因中,人际关系占77.39%,家庭关系占69.57%。
63%的学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严苛/控制、忽视/缺乏关爱和冲突/家暴。
生病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个生病的家。
这也是目前青少年心理问题中,常见又可悲的现状——
“父母生病,孩子吃药”。
1.孩子心理病或许是家庭问题的投射
为什么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病得更重的可能是父母,或整个家庭呢?
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认为,家庭犹如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系统内部成员作用力此消彼长,很多困扰往往是一家人共同“酝酿”出来的。
而占据经济和权力双重地位的父母,有时是家庭里作用力最大的一方。
生病的孩子背后,大多有个内耗对抗式家庭。
家庭系统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有这样一个案例,情景你是不是很熟悉。
男孩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连日常作业都无法完成,情绪低落。
医生诊断男孩是抑郁,但母亲觉得,真正的原因是——手机。
“给他玩手机,他就挺好的。一到学习,就各种不舒服。抑郁症就是借口。”
“老师跟你说话,你要认真听啊,不然你怎么懂!”
“你老实点,不要乱摸乱看”;
“每到关键时候,你就掉链子”;
“好好的纸,你折他干嘛”.....
孩子每做一个正常的动作,就会迎来一句指导或批评。
“都说了你要.....你为什么不........”
这个句式衍生的负性情绪,或许曾无数次在这个家庭蔓延。
突然间,一直在旁边沉默的父亲低吼了一句:“都是你惯的,被你养成了废物!”然后,不耐烦地走开了。
一个典型的内耗对抗式家庭——
对家庭投入精力最多,强控制欲的母亲+容易指责抱怨,养育缺位,缺乏耐心的父亲。
这些年,他们互怀恨意,指责攻击,一家人就像纠缠多年的钢丝线一样,反复拉扯,彼此折磨。
而中间,夹着一个无能为力,对一切习以为常到麻木,最后走向绝望的孩子。
如此,孩子身上容易出现的抑郁,焦虑,强迫,厌世,便显得那么的“合情合理”。
为什么家庭有问题,一般生病的是孩子呢?
因为,孩子可能会无意中成为家庭的“心理咨询师”。
首先,孩子很容易成为父母关系矛盾的替罪羊,修复其关系的调解。
有一个亲密关系困扰的女孩,她说:
“我对婚姻不感兴趣,也没有信心。因为我从小到大,都在调解我父母的婚姻。”
上寄宿高中时,她父母带着水果零食,驱车几十公里来看她。
近半年未见,她非常感动。
见面之后,她却发现气氛不同寻常,最后得知,父母吵架严重到闹离婚,不知如何是好。
表面来看望孩子,实际却是来向一个孩子寻求解决的方式。
那是她人生里,对家人最为失望的一个瞬间。
当然婚姻不总是充满痛苦的,但为什么孩子却总是那个受伤最深的人呢?
原因是,有些父母是“自恋”的,还未在心理上成为一个成熟个体,是心理意义上的“儿童”。
TA们缺乏理解他人,控制情绪,建立关系,维持内在稳定的能力。
又在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不具备与另一个人建立稳固关系的能力之前,就一头栽进婚姻。
明明几句话就可说清楚的问题,就是不能好好表达;
明明很小的冲突,却总能扩大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明明可以及时止损的关系,却总是要彼此折磨到地老天荒....
当仍是“心理儿童”的父母无法处理这些矛盾时,幼小的孩子便成了转移矛盾的“最佳目标”。
20世纪50年代,一群人类学家、沟通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期似乎与其父母的婚姻冲突息息相关。
一旦父母争吵激烈起来,子女就会发病,把生病当作维持家庭稳定的灭火器。
一方当着孩子的面,大肆辱骂另一方,或逼孩子站队,这种将孩子当作斗争武器或同盟的方式,是极不负责的。
而无论家庭关系多么恶劣,孩子们都会试图牺牲自己,比如以生病的方式,帮助修复家庭裂痕。
因为在孩子眼里,没有家,就没有自己。
3.父母努力保持心理健康,是对家最好的支持
我们会看到,不少青少年抑郁症,是出于父母的过高期待,无法接受孩子的平庸,无法客观地看待其优缺点。
而这背后有父母自己的未竟愿望,童年没有被满足的爱与尊重的需要,以及在现实中受到的各种打击或挫折,对未来焦虑的影响等。
过去、现在和未来,交汇形成了父母的“心理创伤”。
为了克服这种创伤,便转换成高期待,寄托在孩子身上,借由孩子的成功得到治愈。
当明白这一点,父母就不要讨厌不如意的女儿,去看他们的优缺点,关系和缓一切都会好。
多为自己着想,,捡起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为自己而活,让自己成为心理健康的家长,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
一个家没有真正的情感连接,孩子们没有安全感和值得信任的人,家人之间没有被充分地理解和尊重,找不到各自存在的价值,孩子就好生“病”。
解决青少年抑郁等问题,能起实质作用的,是家庭能给孩子创造一种健康成长的心理土壤。
这种心理土壤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平等。
二是自主。
三是示范。
在这样一个“心理互助式”家庭里,没有过度的内耗,反复的对抗,我们都会活得更好,更容易接近幸福,发展得更为顺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