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扑排序

作者: TomGui | 来源:发表于2020-08-09 23:18 被阅读0次

    数据结构

    有向无环图-邻接表数据结构

    public class Graph {
      private int v; // 顶点的个数
      private LinkedList<Integer> adj[]; // 邻接表
    
      public Graph(int v) {
        this.v = v;
        adj = new LinkedList[v];
        for (int i=0; i<v; ++i) {
          adj[i] = new LinkedList<>();
        }
      }
    
      public void addEdge(int s, int t) { // s先于t,边s->t
        adj[s].add(t);
      }
    }
    

    算法

    1.Kahn算法

    Kahn算法实际上用的是贪心算法思想,思路非常简单、好懂。

    定义数据结构的时候,如果 s 需要先于 t 执行,那就添加一条 s 指向 t 的边。所以,如果某个顶点入度为0,也就表示,没有任何顶点必须先于这个顶点执行,那么这个顶点就可以执行了。

    我们先从图中,找出一个入度为 0 的顶点,将其输出到拓扑排序的结果序列中(对应代码中就是把它打印出来),并且把这个顶点从图中删除(也就是把这个顶点可达的顶点的入度都减 1)。我们循环执行上面的过程,直到所有的顶点都被输出。最后输出的序列,就是满足局部依赖关系的拓扑排序。

    我把Kahn算法用代码实现了一下,你可以结合着文字描述一块看下。不过,你应该能发现,这段代码实现更有技巧一些,并没有真正删除顶点的操作。代码中有详细的注释,你自己来看,我就不多解释了。

    public void topoSortByKahn() {
      int[] inDegree = new int[v]; // 统计每个顶点的入度
      for (int i = 0; i < v; ++i) {
        for (int j = 0; j < adj[i].size(); ++j) {
          int w = adj[i].get(j); // i->w
          inDegree[w]++;
        }
      }
      LinkedList<Integer> queue = new LinkedList<>();
      for (int i = 0; i < v; ++i) {
        if (inDegree[i] == 0) queue.add(i);
      }
      while (!queue.isEmpty()) {
        int i = queue.remove();
        System.out.print("->" + i);
        for (int j = 0; j < adj[i].size(); ++j) {
          int k = adj[i].get(j);
          inDegree[k]--;
          if (inDegree[k] == 0) queue.add(k);
        }
      }
    }
    

    2.DFS算法

    public void topoSortByDFS() {
      // 先构建逆邻接表,边s->t表示,s依赖于t,t先于s
      LinkedList<Integer> inverseAdj[] = new LinkedList[v];
      for (int i = 0; i < v; ++i) { // 申请空间
        inverseAdj[i] = new LinkedList<>();
      }
      for (int i = 0; i < v; ++i) { // 通过邻接表生成逆邻接表
        for (int j = 0; j < adj[i].size(); ++j) {
          int w = adj[i].get(j); // i->w
          inverseAdj[w].add(i); // w->i
        }
      }
      boolean[] visited = new boolean[v];
      for (int i = 0; i < v; ++i) { // 深度优先遍历图
        if (visited[i] == false) {
          visited[i] = true;
          dfs(i, inverseAdj, visited);
        }
      }
    }
    
    private void dfs(
        int vertex, LinkedList<Integer> inverseAdj[], boolean[] visited) {
      for (int i = 0; i < inverseAdj[vertex].size(); ++i) {
        int w = inverseAdj[vertex].get(i);
        if (visited[w] == true) continue;
        visited[w] = true;
        dfs(w, inverseAdj, visited);
      } // 先把vertex这个顶点可达的所有顶点都打印出来之后,再打印它自己
      System.out.print("->" + vertex);
    }
    

    这个算法包含两个关键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过邻接表构造逆邻接表。邻接表中,边 s->t 表示 s 先于 t 执行,也就是 t 要依赖 s。在逆邻接表中,边 s->t 表示 s 依赖于 t,s 后于 t 执行。为什么这么转化呢?这个跟我们这个算法的实现思想有关。

    第二部分是这个算法的核心,也就是递归处理每个顶点。对于顶点 vertex 来说,我们先输出它可达的所有顶点,也就是说,先把它依赖的所有的顶点输出了,然后再输出自己。

    时间复杂度

    从 Kahn 代码中可以看出来,每个顶点被访问了一次,每个边也都被访问了一次,所以,Kahn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V+E)(V 表示顶点个数,E 表示边的个数)。

    DFS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我们之前分析过。每个顶点被访问两次,每条边都被访问一次,所以时间复杂度也是 O(V+E)。

    注意,这里的图可能不是连通的,有可能是有好几个不连通的子图构成,所以,E 并不一定大于 V,两者的大小关系不确定。所以,在表示时间复杂度的时候,V、E 都要考虑在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拓扑排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ar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