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共之殇》读后感

《苏共之殇》读后感

作者: 领导力倡导者 | 来源:发表于2022-03-24 20:07 被阅读0次

党建出版社所出的这本书,揭示了苏共瓦解的过程,让人触目惊心。我体会到的关键教训有几条:

1、最高领导人的产生机制问题。

戈尔巴乔夫,这样一个没有信仰,能力平庸,私欲膨胀的领导人是怎么产生的?因为,苏联长期执行的委任制度,选举只是走走形式。人事权掌握在极少数的人手里。这种制度曾经在战时起过重要作用,但是在长期的和平时期就产生了巨大的问题,比如,选择面极窄;滋生谗上媚下、用人唯亲,最终导致善于表忠心、溜须拍马的人上位。

2、改革的顺序问题。

经济改革是基础,遇到困难,不能立刻转向政治改革,而是必须就地解决。政治改革,只有在经济改革取得了足够的物质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稳步审慎地推进。

3、外部势力的渗透。

我有一个感觉,就是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苏共领导集团,对于自己所奉行的一党制,耿耿于怀,即自己对自己愤怒。也许是长期的经济停滞所致,总之是自己恨自己,自己不再相信自己的理论和道路,所以要自己毁灭自己。人,是有自毁倾向的。组织,应该也是有的。

为什么会产生自毁倾向呢?长期不能取得进步,无法巩固自信。从这个角度看,聪明的奋斗,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存在的前提条件。因为,持续的聪明的奋斗可以极大概率地取得进展。这样,一个人或组织就可以获得意义感,就可以继续存在下去。

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继续活着。活好每一天,是为了继续活好每一天。

人类寿命的有限性决定了每一代人都会忘记一部分历史,越久远的历史,忘记的越多。遗忘曲线对于人类来说,也一定是存在的。善于忘记的特性,或者说人类寿命的有限性注定了人类无法吸取所有的历史教训,也就意味着历史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必然性地会发生类似的故事。所以,历史周期律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寿命的有限性。

这是一个比较悲观的结论,期待着技术的突破能突破人类寿命的限制,让后世的人类能记住和吸取前世人类的教训,从而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相关文章

  • 《苏共之殇》读后感

    党建出版社所出的这本书,揭示了苏共瓦解的过程,让人触目惊心。我体会到的关键教训有几条: 1、最高领导人的产生机制问...

  • “故乡”是一种人文情怀

    ——《古典之殇》之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读后感 “故乡”一词,于我而言有些陌生。各家名作中“故乡”是永恒的话题。而到我...

  • 庚子之殇:鸟瞰·沉思2

    庚子之殇:鸟瞰·沉思1 庚子之殇:鸟瞰·沉思3 庚子之殇:鸟瞰·沉思4 庚子之殇:鸟瞰·沉思5 【养殖业】屠宰场的...

  • 庚子之殇:鸟瞰·沉思1

    庚子之殇:鸟瞰·沉思2 庚子之殇:鸟瞰·沉思3 庚子之殇:鸟瞰·沉思4 庚子之殇:鸟瞰·沉思5 2020年的第一个...

  • 秦殇——《秦颂》观后感

    与其说秦颂,在我看来不若为秦殇。是高渐离之殇,是栎阳公主之殇,更是嬴政之殇,乃至秦之殇。 高与赢的对立似乎早就体现...

  • 古风 咏苏共

    《咏前苏共》 温志龄 二十万时夺江山,二百万时挽狂澜。 两千万时初心忘...

  • 文人气质

    先生(风骨与精神)之殇 文化(思想与意志)之殇 文人(穷酸与堕落)之殇 从古至今,文人大都穷酸。 但只要不迂腐,文...

  • 【传说】东北大院那些事 (14)多事之秋

    【传说】东北大院那些事 目录 “本台报道,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下令...

  • 苏联解体时 为何2000万苏共党员不捍卫苏共政权?

    ——一个被人民唾弃的政权——苏共解体纪实 颜昌海 - [ ] 18年前,2000万苏共党员、两亿多苏联公民心向何方...

  • 网贷之殇

    网贷之殇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共之殇》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cc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