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第一次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只是改变了阅读的目的,就发现自己几乎卡在了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和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间。
啥原因,因为方法不合适。
所以今天特意把检视阅读捋一捋。调整一下自己的阅读习惯。
检视阅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有系统的略读/粗读。第二阶段是指粗浅的阅读。
第一阶段,阅读者的要点以“了解原书的架构”为目的的完成有系统略读。
第二阶段粗浅的阅读,是读者做为一个“主动的阅读者”,以了解全书内容为目的第一个必要步骤。也是为进行第三个层次的分析阅读打基础。
如何做好检视阅读的第二个阶段?看看目录或者大小标题,恐怕草率了。这不是一个主动的阅读者。因此要加的料是“思考”。也就是需要回答以下4个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除了思考,我们该应该在这个阅读层次,完成结构笔记。让自己不仅仅止步于看到的文字,更要去思考作者的“言外之意”,并将其整理为笔记。
我现在读到分析阅读时觉得吃力,其实就是这一步几乎是跨过去了。所以,后面要调整一下阅读的方法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