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妹妹聊天,交谈间发现,自己请假休养已近3周。时间回到一个月前,彼时我是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从小到大一直很健康、从没输过液的我,会突然上了手术台,会需要在家里躺这么久,会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照顾······
说真的,从小到大一直很独立、很要强的我,非常不能接受这种状态。
在去住院的那个早上,挤在13号线地铁上,看着拥挤中的那一张张或烦躁或无表情的脸,看着手里大包小包的住院物品,突然就很脆弱,感觉一切没有了希望。此刻生病的苦痛自不必说,病好后就要像周围的人们一样,再次拥挤得生存着,为什么这一场病不能再大一些?大到所有人都认同不需要治疗了,大到我可以心安理得得找一个美丽的地方,看完美妙的风景,然后安静地没有痛苦地死去。
可惜,生存实苦但没苦到所有人都认可可以不必撑着了,所以没有心安理得,也没有无痛苦死去的权利。一切还得继续。
继续之前,在这段时间也胡思乱想了很多事情,总是觉得不吐不快。
工作狂属性
我想我在大多数朋友和同事眼中,都是工作狂本狂。
我记得那是2016.3.29,大三下学期伊始的一天,我入职去哪儿网成为一名实习生。从那时起到现在,只在2016年12月末到2017年4月初中断了工作,其余时间不是在这家公司,就是在那家公司,说起来这次的生病休养期可以算中断工作第二长的时间了。
停不下来,一停下来就慌,慌到没办法趁空闲期充实自己,充实自己只会发生在工作的间隙,空闲期只会被焦虑填满。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产品经理,无时无刻不处于成长的焦虑慌乱中,用工作思维思考生活中发生的事已经是习惯。这应该算一件好事吧,毕竟脑子越用越灵活。
这次生病入院对我来说,确实是人生新体验。前文曾经提过,从小到大没有生过病(除了感冒)没有输过液,针也很少扎;因为姑姑就是护士,有些操作在家就能完成,所以医院基本没去过。这次突然就将生病全流程体验完了,挂号→就诊→入院→各种术前检查→手术→术后观察→出院→定期复查一样不缺。作为一名刻意培养“鸡蛋里挑骨头”精神的产品经理,也是一边体验一边思考,总是在想某件事为什么是这样?这样做满足需求了吗?还有没有可以优化的地方?
比如说挂号流程,就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目前的挂号流程就跟买火车票一样,有网上预约有窗口挂号,照顾到了男女老少不同群体,但落到某一具体人群上,可以优化的点还有很多。
比如我本人是一名年轻的、受过教育的、虽然生病了但还能自理的、从未去过医院就诊以及从未陪过他人去医院就诊的纯小白用户,知道大概有挂号、就诊等流程但从未实操。针对我这种有基本搜索能力的用户,正常看病流程是,我们感觉身体某一位置不太舒服,上网查了查资料大概知道要挂哪个科,然后自己查或者他人推荐,确定了一间医院,然后就想办法网上预约或者现场挂这个医院的号。
我们的核心需求是看好病,何时何地找谁看都是围绕核心需求需要一步步解决的问题,当我们确定了一间医院甚至某个医生时,接下来的操作是否高效跟医院本身的信息输出息息相关。不得不说我去看的这间综合性三甲医院,大部分信息资源建设用在了医院现场这个环境,但在网上的信息输出相对匮乏。我知道要挂哪个科室,但这个科室的相关介绍、医师介绍甚至医师的出诊安排找起来都很费劲,并且在官网上均找不到该类信息,这让患者没办法有一个心理预期,只能闷头看病。不过医院现场的信息资源还是很充足的,电子屏上实时滚动着每个科室剩余号源,自助挂号机上可以很方便得查询科室信息、办理挂号业务等,门诊大楼一层还摆放着看病诊治流程图(虽然位置不太明显),让患者知道自己这一步干完了下一步应该去哪里,尤其贴心的是,挂号凭证上面不仅写着你是几号,还有建议就诊时间,让号码靠后的人们可以先去干点别的而不是干等着。
挂号是看病的第一步,从之前只能现场排队挂号且巨难到现在能够网上预约、现场排号也稍微高效了些,相信这反映了我国医疗服务在不断得到改善。不过说到这里,也稍微介绍一下我国的医疗现状(查这个的缘由来自于对医院盈利模式的好奇),目前中国的就医现状,依然在“难”的边缘上挣扎,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每天早上就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地方,不仅有地铁站,还有医院;医疗资源分布失衡,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好医院集中在大城市,公立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供过于求。国家也在不断解决上述问题,包括公立医院控制规模,鼓励民营资本设立医疗机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比例,改善医疗资源结构等。医院是一个复杂的产品,按照盈利模式区分有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按照服务群体、服务内容等区分有综合性医院和各种垂类医院比如口腔医院、肿瘤医院、儿童医院等等。不同性质的医院根据其定位有不同的运营模式,但整体来说医院是不愁“流量”即用户的。就目前的就医状况,估计挂号难问题还会持续下去,究竟会改善到什么程度呢?希望自己没机会再去细细探索。
这次看病过程中引起思考的点还有很多,比如真实感受了住院部的人性化设计,到处是扶手、厕所有紧急呼叫器等。整体来说现代医院的大部分内容是让人比较满意的,各类检查、手续办理等都很高效。
Anyway,回归到本质还是有钱好办事,只要费用交足了,该有的服务都会有。再嘟囔一句,真的不想体验第二次了。
热爱生活or not
我想我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喜欢喝酒、喜欢装点生活的文艺青年。
诚然,喜欢动大于静,没有生病时坚持每个双休都要出去浪一浪,去探店、去逛胡同,去做让自己开心的事。但这次生病,让我认识到,我喜欢生活本身,但却不爱惜自己。
一直标榜对自己好一点,所以买了很多酒,开心不开心都喝;吃了很多辣,开心不开心都要吃特辣;熬了很多夜,开心不开心都不想睡······这会带给我短暂的精神上的愉悦,但实则是无谓的不健康的自我消耗,最终是长期的抑郁且无解,直至需要治疗。一直在恶性循环,但自己浑浑噩噩并不自知。
真正的热爱生活、对自己好一点,是愿意花时间寻找并实践那些健康的、真正让自己放松、开心的法子的,不管是厨艺、花艺、读书、户外运动,甚至是清扫布置房间。
你真的热爱生活,生活也不会亏待你。
因为这次的病,妈妈来了北京看我,这大概是她离开北京8年后再来,明明我现在的日子比她在北京那会儿要好过太多,但她还是说,在异地的生活太苦了。我相信她是站在一个中老年人角度上,将老家生活的安逸和异地漂泊的辛苦做了对比得出的结论,不过从另一方面说,我过得确实很糟糕。
比起室友们琳琅满目的冰箱、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茶齐全的厨房,我只有一堆酒和一只许久不用的蒸锅,妈妈来甚至没有可以盖的多余被子,与生活的烟火气大概是绝缘的。
生存实苦,其实能加点甜的。之前的日子除了工作就是想法子排解工作中的苦闷,之后呢?
努力在工作之外,对自己真的好一点吧。
逃不脱跳不出的各种情
我想我在家人、朋友、喜欢过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人。
在家人,尤其父母眼中,我是一个独立、坚强、冷漠孤僻的人。不喜欢与他们交流,从不主动说起什么话题,对他们说起的话题不感兴趣甚至厌烦,这在这次跟我妈相处的一个周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也一直在思考。
小时候是一个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到九年义务教育快结束,但成长中也有爸妈一周一个电话的关心、也有爷爷奶奶的照顾,但这终究是有差别的吧。从小知道父母不在身边,要懂事,不能给别人添麻烦,所以能自己解决的事绝不开口要人帮忙,久而久之甚至演化为排斥别人的帮助,其实知道大多数人是真的好心帮忙,但获得帮助时总有种自责感让人无从遁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很敏感,记得小时候曾经因为寄人篱下的别扭感滋生了很多委屈,别人一句若有心若无心的话也会让我躲起来哭很久。
其实道理都懂,人生在世总是你帮我一把,我帮你一下,亲朋好友间的情意也在你来我往中不断沉淀,这可以说是人生的美妙艺术。可惜直到现在,对朋友间的帮扶渐渐尚能接受,对家人间的扶持避之唯恐不及。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有些事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平时想不起来,看到了想起了就一阵厌恶,所以哪里来的话题?哪里来的互帮互助?
在朋友眼中,我大概是一个能制造点小惊喜,喜欢逞强的人吧。其实成长至今,很感谢一路以来那些不离不弃的朋友,也很感谢在我以为不会有真朋友出现时,出现的那些纯粹的人。这次生病期间收到了很多朋友同事的关心,虽然减轻不了身上的痛苦,但总是一种莫大的安慰,也因为自己的感受,让我知道当别人遭受苦难时,一句轻言细语的安慰也可以带给当事人力量,所以不要吝惜那一句两句话,不必担心自作多情,其实真的都能感受到。
最后,这次也想了很多关于爱人的事,很遗憾至今没有爱人,只有几个喜欢过的毛头小子,躺在病床上,时而就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是我的爱人生病了,很严重的病,我有信心能负的起那份责任,跟他一起扛过去吗?
在爱情方面,我是一个浪漫的人。总是一副学生时代的爱情心态,不看那些有的没的,确认过眼神是我喜欢的人就行,可是这次的生病让我认识到,我大概只能谈喜欢,远不敢说爱。一起风花雪月可以,但风雨同舟,我不怨你做不到,我自己就做不到,说句俗气的话,大概就是谈不上爱。
住院时,邻床两侧一边是一对儿双胞胎的母亲,一边是一个年纪较大的老阿姨,双胞胎母亲的母亲在陪护她,老阿姨的丈夫来陪护了一晚,第二晚换成了她的妹妹。大概都是老夫老妻了吧,大概也是病不大,总是觉得没有看到想象中的嘘寒问暖。突然就想起了《致青春》里的阮莞,青春不朽。那是电影,邻床两边的平淡才是现实。
其实激情也罢,平淡也罢,都是爱情不同的样子,不同的人接受不同的样子,于我呀,暂且不想了吧。
书读得太少但想得太多
啰啰嗦嗦不吐不快,闲下来就爱瞎琢磨的毛病暂时是改不了了,杨绛先生曾说,你的问题在于书读得太少但想得太多,是我了。
快快好起来吧,我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是的,我说的是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