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蒋勋《生活十讲》读后感

蒋勋《生活十讲》读后感

作者: 小清新的娟秀 | 来源:发表于2015-12-10 00:00 被阅读13718次

花了一天的时间把蒋勋的《生活十讲》看完了,这本书我感觉写的太好,一拿起来就不舍得放下,因为他讲了很多社会现象,也讲了很多人生哲理,人生中许多的大道理并不是说要发生轰轰烈烈的大事才有大彻大悟,日常生活也能有很深刻的感悟。

本书一共分为十个部分,我也将按章节来分享一下读后感。

一、新价值

时代变了,人的价值观也在改变。过去的精神世界似乎没有因为物质匮乏而空虚,反而如今的物化,有钱,有房,有车,锦衣玉食,人们却在抱怨自己内心世界空虚,无聊。当人们太醉心于物质的追求,满足,就无暇去读书,修身养性,去充实丰富个人精神世界了。毕竟人生苦短,精力有限,你选择一味追求财富,那么你的精神世界很可能就是一片空白,自然感觉空虚寂寞无聊。

物质容易被填满,因为它是实体物,空间就这么大,当物质堆积起来,就满足了。可是精神是无形的,终究填不满,故有人发出感叹,学无止境。民国那个时代的大师都有一种风范,气质,为什么呢?很多人从小就熟读古文经典,四书五经信手捏来,这不是说他们迂腐,封建,这些经典很多都体现一种人文关怀,能够培养人一种好的品格,教人尊师重道,仁爱友善,高尚的情怀,加上他们后来又学习一些西方先进的思想,中西合璧,进退有度,大师风范油然而生。

所以我们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更多要思考如何去填补我们的精神世界,新的世界观价值观是什么,不可一味追求物质财富。

二、新官学

现在很多语文教材体现的思想仍是儒家主流思想居多,这没有错,可是儒家思想也有很多类型,但是有些已经不合时宜了,例如一些宋代理学里面死板化的思想,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存天理,灭人欲。文中举了一个例子,文天祥舍身取义,这时候学生就问,不死可不可以?这看来是叛逆的,不符合常规的,不符合标准答案的,但是却值得我们反思,这才是创新,这才是与时俱进,我们在新时代如何实现自我价值?怎样做才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我们的思想不可以被僵化,否则就成为教条主义了。

三、新伦理 四、新信仰

这两个部分想合在一起,我们的意识形态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需要内省,反思自我。

最初的信仰是人们观察自然,敬畏自然从而建立起来的,但信仰建立起来以后,就要开始实践,也就是行深。

这里面举了一个例子,有些老人经常把孩子们叫到跟前来,然后训斥一顿,问他们原因,他们解释说总得让孩子们产生敬畏感,害怕一些什么,这样做事才会慎重。

当你有所顾忌,有害怕的东西存在,自然会先考虑一番。我们有所信仰,相信人在做,天在看,那么做事就会三思而后行,会考虑我们做的事情是否符合道德,遵守法律。有信仰的人会常常和自我对话,人也会变得更加虔诚,真诚。

五、谈物化

高度物化的时代,需要思想的力量来制衡。

这是一个多元的世界,物质丰富的同时需要精神世界的富足,知识分子任重道远。

我们可以积极追求物质财富,但不可以让自己的生命中只有物质。

六、创造力

幻想跟科学是有关的,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所以我们需要阅读一些神话,文学,增加自我的想象力。幻想有时候就是一种创意,冲破已有的束缚,打破常规。就像古人想着飞天,当时简直是天方夜谭,可是如今我们有了飞机,甚至还有宇宙飞船,可以飞向太空。所以我们现在认为的不可能,幻想,空想,很多时候是没有条件去满足,实现,但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创造力,拥有了条件,这些幻想也就成为了现实。

我们要保持自我的想象力,幻想,天真,可以多阅读一些神话,科幻小说等。还有,对待孩子,千万不可以扼杀他们的创造力,保持他们的童真,不要以标准答案去限制他们。多给他们宽容,想象的空间,他们将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七、文学力

人生总会遇到很多真相,也会被假象所蒙蔽,但是文学不同于现实,当出现了真想和假象参杂的时候,文学处理会把他们糅合,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特别举出《红楼梦》,真亦假,假亦真。现实生活就是太计较反而容易受伤,而在文学中,真真假假,不用太在意,得到释然和解脱。

作者反映如今很多文学杂志的消逝,我感到惋惜。文学杂志的存在不纯粹是为了销量,利益,更大的作用是一个平台,一个寄托。有共同理想,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有这样一个平台展现自我,既可以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作品,或认同或批判,也能学习到他人的长处,相互交流,这也是成立杂志的初心吧。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时代不同了,连很多报纸都办不下去了,何况这些杂志,是这个社会太浮躁了,这些纸媒,让人平心静气的东西没有容身之地,可看看国外,很多杂志依旧存在,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还有如今图像化的泛滥,电报,电视,互联网的出现,快餐文化,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实在太快了,以至于没有时间停下来静静的思考。我想到古代虽然也有画,但是他们好歹属于静态的画,一幅画可以驻足观赏许久许久,引发人们思考,因为他不仅仅是纪实,更多体现的是作者的一种思想,或是人文关怀,或是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从画中感受他们的精神和力量。书本也是,静下来,一句一句的,慢慢思考,因为看他的书,更是看他的人格,看他的品质。

八、爱与情

我们所追求的爱情是什么,态度似乎随遇而安更好,太看重反而如同手中沙易失去。

外在考验越多,内在修行和需求度与难度提高。

爱情不是靠一纸证书就能维系的,那只是婚姻。

相信自己本身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量,爱,才华,宽容,都是对方离不开的原因。当你不断提升自我,变得美好,自然可以获得想要的。如果没有,证明那个人不适合你。因为很多人都是追求美好的事物。

九、情与欲

情欲似乎总与禁忌联系在一起,人们总会避而不谈,可我们终要面对,没有正确的途径满足好奇心,总会有歧途让我们去了解,甚至走上不归路。所以我们需要直面这些东西,用正确的方式去教育那些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一味的逃避,他们也会有办法去知道,甚至没有办法宣泄的时候而走上极端的道路。

无论是存天理灭人欲还是欧洲的禁欲主义,最后都会被人冲破舒服,例如明代的《金瓶梅》,西方文艺复兴等等,冲破这些禁欲主义。因为我们终究是人,不是工具,人有七情六欲,需要情感的表达,需要认识我们自己,为何要压抑自我的正常生理反应?

十、新食代

作者想通过现在饮食的习惯,方式来说明一个道理,我们这个时代发展得太快,饮食也被快餐取代,可是这是我们所想要的吗,我们吃这些快餐没有营养,也得不到美好的享受。其实,很多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那个追求的过程,太快得到的东西,面临的只是得到以后的空虚,满足感不能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延迟我们的满足感,反而会更加的幸福,享受过程,顺其自然,才能达到永恒的状态。

本书给我很多人生感悟,以及人生反思,向作者致谢。

相关文章

  • 包包与文学

    邵滨Day1(125)《生活十讲》P126-178 今天带来的是蒋勋的书《生活十讲》。初识蒋勋是在喜马拉...

  • 蒋勋《生活十讲》

    我真是蒋勋的死忠粉。 看或者听蒋勋讲台湾的种种,就会觉得现在的大陆似乎相当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台湾。 我们缺少...

  • 生活十讲——蒋勋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的书。讲关于生活的种种:教育、信仰、商业的影响、社会的影响,文学、爱情欲、食物。其实就是讲怎样过这...

  • 蒋勋《生活十讲》

    晚上在读蒋勋老师的生活十讲,才刚开始看,发几个片段出来一起看一下 蒋勋老师我最开始是在一段视频中认识到他,他对生命...

  • 蒋勋《生活十讲》

    读蒋勋老师的书,就像和一位阔别多年的老友聊天一样,这本书他给年轻人讲价值、伦理、信仰、爱情、创造,他慢慢的给你讲,...

  • 重塑思维的十五堂课--李尚龙

    第十讲 品味小讲 1.蒋勋的四本书 蒋勋:台湾画家、作家、诗人,联合文学社长 《孤独六讲》《品味四讲》《生活十讲》...

  • 蒋勋《生活十讲》读后感

    花了一天的时间把蒋勋的《生活十讲》看完了,这本书我感觉写的太好,一拿起来就不舍得放下,因为他讲了很多社会现象,也讲...

  • 2018阅读总结

    2018阅读: 《极简主义》乔舒亚·菲尔茨·米尔本、瑞安·尼科迪莫默斯(美) 《生活十讲》蒋勋 《孤独六讲》蒋勋 ...

  • 读书 | 蒋勋《生活十讲》

    这是第一次读到蒋勋先生的书。这本书是蜗牛阅读的领读人黄栌老师送我的,她说在旅行途中读到这本书,对她启发很大,所以买...

  • 《生活十讲》摘录-蒋勋

    有自信的人,充满富足的感觉,总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知识完全不等于智慧,也完全没有办法转换成智慧 很少人会有勇气去对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蒋勋《生活十讲》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fy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