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没事打开电视看了一部电视剧《儿女情长》,是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一家人的故事。
电视剧一共二十二集,虽然还没有看完,却深深感受到,子女为父母付出再多,也赶不上父母为子女付出的一半。
剧中王玉梅演的童家母亲方秀云,为了不拖累孩子,生病不去治疗,瞒着子女,在得了绝症以后,给已瘫痪在床的丈夫提了一个要求,要丈夫坚强的活着,只是为了儿子挣一套房子。
童母为了小儿子,对见钱眼开、嫌贫爱富的小儿媳忍气吞声。
这就是一个传统中国母亲的形象。
父亲童福昌因中风住院,花了两万元的医药费。他的大儿子主持家庭会议,提出了分摊方案。而闺女女婿、儿媳对分摊提出了意见,虽然没有明说。各个子女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在实际生活中,像童家这样的六个儿女已经算是很孝敬父母的了。可付出的再多,也没有父母对孩子付出的多。
子女成家立业后,生活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自己的家庭,是自己的小家。
而父母,无论孩子年龄多大,在父母眼里永远是孩子,永远把孩子排在第一,事事处处为孩子着想。
我不仅想起自己的母亲,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句话:“你们只要照顾好自己的家就行,我们不用管。”
这就是父母与子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