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真实性问题情境的引入178-182

真实性问题情境的引入178-182

作者: 吉林付巍巍 | 来源:发表于2023-03-11 04:44 被阅读0次

    整合性逻辑下的评价,往往依托于一个个情境,这里的情景往往是真实性问题情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未来可能成功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既然目的是指向的是“为了真实情境”,那么学习就应该“根植于真实情景”。因此,有必要在学校教育中引入真实性问题情境。真实性问题情境不仅应该渗透于教学过程,同时也应该进入评价,从而引导教学和学习。

    当前的学习是去境脉化的(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学习),而这种学习往往让学生获得一种只适应学校情境的“惰性知识”。178

    1.未能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价值

    动机特别是内在动机,对人的持续性学习很重要。动机的维持单靠好奇心远远不够,因为好奇心往往是“短暂、表面和易变的”。胜任力常常是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特别是当学生面对充满不确定的情景,完成了一种具有挑战性的真实任务时,就会感到由衷的满足和自信,这会促使他们去挑战下一个任务。

    焦尔当提出动机公式,即“动机=需求×价值”。动机这两个组成部分和布鲁纳所提出的好奇心和胜任力是相关的,可以说好奇心是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则对应着胜任力。焦耳当对需求和价值作出了详细阐释,需求是指人的自然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说需求一直被人们所重视,那么我们对价值的认识还不够。价值既包括自我价值(对自我的价值认识),也包括学习价值(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且两种价值互相关联。这里的价值是境脉化的,也就是要与环境关联思考价值,某个学习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越大,学生感受到学习价值就越大。而当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价值和意义时,他们会有更明确的行动意愿,努力克服困难,在完成任务时自我价值也会得到提升,从而持续性的开展探究。老师们会发现越是真实的任务,学生的兴趣越大。

    而当前教师提供的问题常常缺乏“价值”,致使学生体会不到学习价值,这也会影响学生的自我价值。

    2.没有让学生经历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

    杜威提出了经典的思维五法即发现问题——界定问题——提出假设——进行推理——验证假设,其中“发现问题”和“界定问题”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要步骤。然而在学校教育中,这两步常常被忽略。罗日叶则用隐喻更生动地阐述了这种现象,他将问题解决的过程简化为发现问题(需要)——界定问题(表述)——解决问题三步。

    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在现实世界的场景中发现和界定问题。

    学校教育中,学生不仅很少有发现问题和界定问题的机会,而且面对的现成问题还常常是良构问题,即目标、条件和途径三个要素都很明确的问题。而现实世界中却存在着大量的结构问题,这三个要素中有一个以及以上的要素是不明确,因此需要引入真实性问题请教,让学生自己学会从纷繁的现实世界中去发现问题和界定问题,在此基础上学会解决问题,这样当他们未来步入真实生活时,就不会面对复杂的问题感到束手无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实性问题情境的引入178-18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iz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