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还未睁眼,就听见手机新闻网站的推送铃声。大到日本地震,国务院发文,小到某明星做了整容,某小区里捡到钱包。真是“书生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什么综艺、八卦、国际、政治、军事,只要想知道,没有查阅不到的,只怕你脑洞不够大,塞不下。
除此之外,社交媒体,更方便了我们获取信息。只要把信息放到网上,想传多远就能传多远。互联网仿佛一个信息图书馆,所有信息像书籍一样随意查阅。每个人还可以在这个“图书馆”中,添加书籍,分享给别人。这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是个传播与分享的时代。
不得不谈的互联网文化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互联网下的文化。那么先来谈谈没有互联网时,人们都是怎么获取、分享的呢?与邻居闲聊、报纸、看书、报学习班等。那时候,我们关注的焦点是零散的,爱好是不同的。
而有了互联网,人们讨论的就变成了各大热点,关注焦点与爱好越来越趋同化。不是说大家的兴趣爱好都变一样了,而是因为在酒桌聚会聊天时不知道这些就OUT了。绝大多数焦点与热点,其实跟我们的生活完全不相干。Papi酱是被广电局封杀还是广告拍卖多少钱给你有关系吗?互联网的传播性正在让我们变成一帮乌合之众。
为什么?不是互联网出了错,而是传播的内容出了错。笔者认为,具有传播特性媒介内容能够造成社会倾向。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越具传播性的媒介内容,越要注意内容的大众适合度。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往往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伴随互联网长大,很多价值观和思想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建立。最起码,不能让他们一谈到青春,就是电影中的富二代、打架、恋爱、堕胎;一谈到新闻,就是综艺、网红、明星。一谈到生活,就是电影、旅游、吃喝(当然还有生活技能、沟通、自我成长)。
眼中有神 心中有魂
互联网传播信息的多与快,自然和文化与教育层次的精与深有冲突,但有冲突并不代表不相容。一旦信息膨胀到我们无法接受,那么高精深就会是下一个发展方向。如何在众多信息中快速找到高质量、高精确、深层次的需求资料,会成为人们对互联网的进一步需求。那个时候,就是从浮躁到沉思,从乌合之众走向个人文化信仰的时候。
信仰是一个人的灵魂,而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不是只有地大物博而已。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中国人的文化信仰就是“和而不同”、“大同小异”。我们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底蕴,在此之上,你可以喜欢老子的无为而治,也可以喜欢佛教的四大皆空。我们从不要求必须有个教派来规定信仰。有阴有阳、虚实结合,这才是完整的文化。我们的爱好需要一致吗?我们谈论的话题需要一致吗?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一致吗?我们的关注热点需要一致吗?我们过得生活需要一致吗?我们的幸福感需要一致吗?(这些问题笔者不提供标准答案、参考答案,自己想去)
自我实现需求推动的文化进步
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到的人类五大需求层次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我们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得到大部分满足的时候,势必会想进行自我实现。自我实现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是谁?我与别人有什么不同?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来到世界上有什么意义?想清楚这些问题,才足够成为更好的自己,或者说,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有的人整容成某位明星,也是因为认识不到自己是谁。
每个人都追求自我实现的情形,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欧洲的文艺复兴,文学、哲学、美术遍地生花,那时候的人们不一定是富足的,却是眼中有神、心中有魂的。在我们物质基本满足的今天,生活需求满足后,势必要有个精神支柱来满足我们心理层面的需求。当我们不在被网络聚集化的价值向导而束缚,那才是真正个人实现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