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极》某瓣评分9.5,由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于2015年推出,强烈推荐。
这一集主要讲的内容有:
夏尔巴人/鸡爪谷/蜜蜂,狼毒草制纸,雕版,印刷,开耕节(双胞胎姐妹),鸡爪谷酒,种树治沙、打阿嘎
首先是夏尔巴美女。是我特别喜欢的那种美。
第一次知道夏尔巴人是在2013年去尼泊尔旅游的时候,但看这个纪录片我才知道在国内居然也有少量分布。
夏尔巴人(Sherpa)又称雪巴人或谢尔巴人,是尼泊尔和印度的山地民族,以“喜马拉雅山上的挑夫”著称。夏尔巴人共有10余万人,主要居住在尼泊尔境内,其中中国西藏有4000余人,主要在聂拉木县樟木镇、定结县陈塘镇等。
夏尔巴人是全世界无氧登珠峰成功人数最多的民族,是名副其实的第三极高山勇士。第一个登上珠峰的老外旁边就有夏尔巴人向导。2019年5月,49岁的登山者卡米·瑞塔·夏尔巴第24次登顶珠峰,刷新了次数纪录。据研究,夏尔巴人的身体构造是特别适合在高山区域生存的。
记录片中,夏尔巴人尼玛是专业采蜂人,他正在计划征服一座200多米高悬壁上的大蜂巢,因为这是他的使命。
成功采下大块的蜂巢
原来这种蜂巢所得到的金色蜂蜡是制作高度细腻佛像的重要原料。
还有这种形似鸡爪的植物
常被用来制作好喝的鸡爪谷酒,在聚会中饮酒助兴。
在第二个故事开耕节里,特意穿插了一对双胞胎姐妹,妹妹措姆和姐姐旺姆(修行者)的故事,非常可爱。
两姐妹背对着摄像机镜头说着悄悄话,可却被“坏”导演事后破译了密码,哈哈
两姐妹牵着手,在圣湖边散步,留下了一段特别温暖的话语:
藏地不免有沙丘,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如何用在绿化治理上呢?划地为格,分而治之。
巨幅的沙丘被劳动者当成了画布,这一幕让人难以忘怀。
这一集最欢乐就是最后部分的“打阿嘎”了。简直有种跳“锅庄”的欢乐。
打阿嘎是一种藏族传统的屋顶或是屋内地面的修筑方法,利用当地特有的“阿嘎土”的泥土和碎石加上水混合后铺于地面或屋顶,再以人工反复夯打使之地面、屋顶坚实、平滑、不渗漏水。大家手执木夯(hang),在劳动时此起彼伏的唱着劳动歌,歌声统一着步调,木棒夯土的声音是节奏,一轮又一轮的合唱。这就是“打阿嘎”,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有人说看到打阿嘎,离得很远是一种空灵,走近了是无法形容的感动。纪录片中这一部分拍得是分外的好。
快乐的小哥哥:
快乐的小姐姐:
打阿嘎用的木夯(这个字就是由“大力”构成?)
“打阿嘎”是一种常见的藏地砌筑方式。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就是“白玛草墙”。在下图中的墙体上可以看到右下角是由一根根枝条堆叠形成的。
我想起在亚丁游览冲古寺的时候,寺庙正在翻砌,看得出来干活的人大多是附近的信众,当时我看到了木夯,不过当时却不知道它的用途。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冲古寺由树枝堆成的墙体,当时还奇怪是怎么回事。
查阅资料后才知道这个叫白玛草,也称边玛草。白玛草原料为柽柳枝,是一种生长在高寒地区的深山中的灌木,由于受到气候的影响,生长期慢,质地坚硬,枝干不易分叉。西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建筑活动中,根据其不弯曲、不易腐烂等特点,巧妙地将其应用在建筑上,既可以减轻局部墙体的重量,也起到了较为独特的装饰效果。由于白玛草采集不易,加工难度较大,费工费时,所以只有藏式寺庙、宫殿官邸或贵族庄园等高规格建筑才能使用,也成为一种建筑等级与主人身份的象征,是藏式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藏地,如果我们去看寺庙,有很大机率看到这两个藏地建筑的特色。
这集末尾同样能让人一再重温,空灵清净的绿度母(Green Tara)心咒洗涤心灵,忍不住循环播放。绿度母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度母,梵名Tara,全称圣救度佛母。据说常念绿度母心咒,有满足众生心中善愿等效果。
绿度母心咒(注音):嗡 达咧 嘟达咧 嘟咧 梭哈(梵文:Oṃ Tāre Tuttāre Ture Svāhā)。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