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律的人也是拒绝进步的人,这些人呈现出的状态也是与自律状态完全相反的“放羊状态”。所谓放羊状态,是散漫、零散、无目的的各自行动,是处于闲散、没有规划、无管制的散漫状态。
放羊状态下的人,生活得非常散漫,毫无目标性和计划性,每天都处于浑浑噩噩中,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
放羊状态下的人,或许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很糟糕,或许还会认为自己生活得不错,也没缺吃喝,还挺安逸得,为什么要改变状态呢?于是他们就持续“放羊”,继续耗费自己的生命。
放羊状态下的人,或许也会知道自己的情况很糟糕,他们也想做出改变,但因为这种习惯已经养成,脱胎换骨地重塑自己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很多人就在不断地纠结中持续这种状态。
我们一次又一次纵容自己“放羊状态”的习惯,会让我们失去悄然而至的机会。有些人习惯自律,有些人习惯“放羊”。当“放羊”成为习惯时,能坚持做的事情将越来越少;当自律成为一种习惯时,你会发现不能坚持的事情越来越少。
很多时候,并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情多么难完成,也不是我们缺少去完成的能力,只是我们习惯了放羊状态,任由这种状态侵蚀我们的思想,偷走我们的时间。
“不是井没水,而是你挖的浅;不是成功太难,而是你不懂得坚持。”放羊状态让我们离坚持和成功越来越远,也忘记了坚持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摆正心态,找准为之奋斗的目标,踏踏实实地努力,事情一定会向着我们想要得方向发展。而我们也终将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1、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
自律意味着你的行为取决于你能做出最好的决定这一信念,而非取决于你当时的情感。你需要决定什么行为能最好地反映你的目标和价值,这个过程需要自身和自我判断。
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需要自身。
认真地写下你的目标和梦想,如果能写出一个自己的任务清单就再好不过了。这样一个清单能让你更加清楚“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的价值是什么”“我最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其次,明确自己的价值,需要判断。
你可以再列一份清单,写下已经养成的好习惯对自己成长的作用,以及通过这些习惯,让自己哪些方面的价值得到了体现,还有哪些方面的价值没能体现,明确需要什么样的好习惯才能体现。
2、清醒的认识
正确的自律依赖于对正在做的和还未做的事情的清醒认识。如果都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自律的,又如何能够让自己自律呢?
当你开始自律之前,应该先捕捉自己的不自律行为。比如,拖延不想工作、刷手机、经常查看电子邮箱、熬夜等。自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习惯,我们必须要意识到自己不自律的行为,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出最有效的计划。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意识在大脑中会变得越来越简单,使你在做不自律的事情之前就能意识到。
3、自律,可以先选择粗线条模式进行过渡
场景:;某人辞职后,认为终于恢复了“自由身”,于是,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浑浑噩噩到下午再睡上两三个小时,一觉醒来天色已暗,匆忙叫个外卖,吃完后已是大半夜,才发现自己一天什么也没干,就连睡觉也变得不规律了。这样糟糕的状态持续不到半个月,他就崩溃了。
对他而言,这真的是一段混沌不堪的时光。“自由身”是个好东西,但驾驭不好就是个灾难,它就像雷神手里的锤子,大多数人拿不动,就算拿得动也不见得能舞得虎虎生风。
如此人这般的状况,生活中很常见,我也曾有过一段类似这样不堪回首的岁月,这样的经历让我明白,脱离大规范的同时,要在心里建立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规范。
反思之后,我制订了一套自律的计划,开始管理自己的时间。每天早上6:30前起床,下楼跑步,上午整理课件和写作,下午看些书或者出去谈事,晚上给自己一些自由时间,每晚22:30前睡觉。
那时的我,自律是粗线条的,我一直保持着悠闲的状态,不像有些自律的高手那样把每天每个时段要做的事都列得清清楚楚。因为我知道,自律的能力是需要慢慢培养的,拔苗助长很有可能前功尽弃,最后落个虎头蛇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