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
随着互联网职业地公开,一些工作流程上地矛盾被放大,变成了调侃性质地段子。
来到上海实习后,终于有了点对互联网的真实触感,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能不能加一个签到功能?”
“老兄不行啊,我这个项目xx号就要上了。”
又或者是同部门的人员在聊天:
“唉,你需求提了没?”
“提了提了,现在在做跟踪。”
当然,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想象中还是有点不一样。
之前在逛产品论坛时,可能都是大公司员工的分享吧,有内部OA,协作工具,同步文档这些效率工具。
但是来到公司后,发现有许多地方仍然混乱。
其一:
多项目的管理:由于不同部门之间做的项目、迭代内容都不一样,但到了月底收集数据需要总结时,发现问题需要总结原因时,却不能看到这个时间节点上版本的变化,得一个个去问相关负责人。
其二:
需求池的跟近:所在的公司是围绕工种进行分组的,而不是根据项目分组,刚刚在微博看了一篇纯银发的关于“中台”的讨论,我觉得公司内部的中台应该做好流程/交流上的推进/对接。
导师大概给我看了一下,大概是这样的,里面有固定的模板,你把要提的需求按照模板提交,然后开发就回去查看、需求排期,然后你继续跟进。
其三:
负责人的间交流:还记得某段时间讨论得很火热的关于“微信被绑架”的职场事故吗?
大意是说微信变得越来越没有“分享”的部门,而是往“工作”方向靠拢,记得羊仔说过他不怎么发微信,因为加的人实在是太杂太乱了。
像我这种社交恐惧症,也因为微信联系起来很方便,而且可以看朋友圈,对对方的身份进行进一步确认,所以只要存了手机号码的我都会加微信,联系人竟然多达106个!
纯银清理到76人,我觉得我也应该尝试着这样做一次。
导师也是用电脑端微信回复,(不过也有可能是工作号吧),但是不管怎么说,借助公共软件进行交流总归觉得有些不方便,因为在交流中达成的共识,有些内容只是口头的,有些是要录入系统的,而且需要双方,甚至是不在群组里的人去查看的。
其四:
数据变动的解释:害,单看PV,UV怎么才能追踪到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尤其是波动时间段内有多个改动的情况下?
二、微信
害,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写这个内容,因为已经注意很久了。
关于微信的改版,在逛UI中国时看到了非常细致的说明,从图标/间距/内容突出/留白进行了对比,还别说,那个绿色图标的微调颜色,我还是更喜欢原来的。
那我就讲讲微信公众号的事情吧,其实自己属于比较老实的用户,会对信息源进行筛选/维护/迭代,一般情况下就是同一个领域关注一个,比如运营就关注“鸟叔日记”,还有的属于关注一段时间就能取关的,比如挂号就医,就去一次,用完就溜。
但是根据改版反推用户行为,可以看出订阅数越来越多,一级浏览页面变成新闻一样的东西,依据时间竖向排序,看看哪个卫视有哪些节目,然后选择性的点或不点。
但是那个“搜索文章”的功能我还是有点懵逼,因为一级浏览页面是以公众号为点,而搜索框又在看公众号概览外面,害,我还以为要我搜索公众号捏。
感觉把搜索功能放在文章与介绍之间也蛮不错的。
三、淘宝
其实对于这类大型的电商,要讲清楚非常难,但是就我普通用户的体验来讲,最难受的就是“地址找不到”“地址填错”,而且因为“地址填错”而联系店家修改这事真的发生过。
这次让我非常直观看到的,就是他在下单时会把地址贴在最下端,真的太好了!
当然,地址管理还是一如既往的难找,可能是考虑到安全性或者暂时还不重要,我每次都去点击头像希望出现地址。
四、乐凯撒
今年正好是乐凯撒十周年哦~
其实前(等会儿简书怎么总是跳到第一行!这个纠正错误的什么鬼!)
ok关掉了,继续哈。
其实前几天才第一次去乐凯撒吃披萨,为什么对它那么了解呢?运营策略真的好!值得作为案例来研究!
从餐饮的角度来看,搭乘榴莲风的潮流,以集中开门店,集中调取原料/人力的方式,减少了很多支出,后期还总请商业人士进行营收分析建议,又加了一些新款披萨,获得了次要利益。
因为我从来没来过嘛,就,还挺新奇的。
引导就坐,提供菜单之后,就把我撂那了,小程序进行点餐和支付,其实肯德基也可以用小程序点餐,但是得自己取,不针对到每个餐位。
但是这个真的很厉害了,桌上的二维码不仅仅能接入总的小程序,还接入了你的这张桌子,隐约记得我的是A26。
像现在有留住客人的,都会附个二维码,但那个只是一个附加的动作,但是乐凯撒把它和点餐联系在一起,就能立马微信登录。
加载界面就挺有风格的,一个黄色的拟人图。
等披萨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然后你点完餐后没卵事,就会翻翻公众号,联系热点,年轻人调性,展示形式有创意,质量都挺高的,我一口气看完了几篇。
进了小程序,它就会称呼你为“乐粉”,即使这是你的第一顿,也能感到它在拉近和你的距离。还会送配送费,让我在家也想点它。
最厉害的是有一项“填写资料赠披萨”,这样的运营手段,我,被套的心甘情愿。
虽然因为网络错误没有进。(刚刚去查看了,生日给我更成了1.1,好气哦应该是开发的锅)
后言
一千个人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场景,不同人感受到的是不一样的,尤其是行内人感受一些门道的时候。
就像朱一龙老师说的:其实因为工作的原因,可能能吸引我的影视作品会少一些,我有个室友是导演系的,所以我对分镜头这些还比较熟,然后看电影,如果故事不够吸引,那我就会去想这些构造,镜头,没有看电影的感觉了。
就像我刚刚收到一盒欧莱雅的粉底,一边拆一边想,复购+1,弹出来一条信息,召回-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