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论语.先进篇》三则(11.7—11.9)

阅读《论语.先进篇》三则(11.7—11.9)

作者: 蓝莲听雨 | 来源:发表于2022-06-22 15:08 被阅读0次

【原文】11.7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季康子问道:“你学生中谁用功?”孔子答道:“有一个叫颜回的用功,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就再没有这样的人了。”

【我的收获】同样的问题鲁哀公也问过,关于颜回的好学,孔子还多了一个解释“不迁怒,不贰过”,意思是不拿别人出气,也不再犯同样的过错。起初,我很疑惑,“好学”与“不迁怒,不贰过”之间有什么关联呢?后来听了樊登老师的讲解,才恍然大悟。是啊,遇到生气或犯错的时候,其实是很好的学习机会,然而,我们若执着于迁怒他人就失去了这个学习的机会;同样,自己犯了错,若不能仔细思量,那么很容易再犯。做到这两点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时时刻刻把握机会并能学以致用的人,才是真正的好学之人。孔子学生三千、贤者七十二,他的门下聚齐了很多好学之人,但是在孔子眼里,像颜回这样的,也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更应该认真地求学并踏实地践行。

【原文】11.8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译文】颜渊死了,他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来替颜渊办外椁。孔子道:“不管有才能或者没有才能,但总是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鲤死了,也只有内棺,没有外椁。我不能卖掉车子步行来替他买椁。因为我也曾做过大夫,是不可以步行的。”

【我的收获】读完这一则,深深地为孔子折服,他深知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一,当孔子拒绝颜回父亲的请求时,提到自己的儿子鲤也是薄葬。我认为在这里,并不是有些人以为的“亲疏有别”,而是量力而行。其二,孔子深知自己的身份,车子虽然是身外之物,但是在那时,对于孔子来说,这车子如同官服一般。一生求道执礼的孔子,是不会为了虚荣的面子而不顾“守礼”。其三,孔子是真正地懂得颜回,能够为学问而宁愿居陋室而不悔的人,若他地下有知,又怎么会提出过分要求,让老师卖车厚葬他!

【原文】11.9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译文】颜渊死了,孔子道:“咳!天老爷要我的命呀!天老爷要我的命呀!”

【我的收获】白发人送黑发人,怎能不痛心?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己先自己而去世,怎能不痛心?七十古来稀,当颜回死之时,孔子已过七十,前面提到过,此时他的学生们正在大展宏图,曾经跟随他历经千辛万苦周游各国的学生们,都不在身边了,只有一心“为学问”的颜回还能时时在身边。能不能把自己的衣钵传承下去,颜回是最好的人选。然而,天不随人愿,颜回竟先他而去,怎能不痛心?爱之深,痛之彻。看透天命如孔子,当痛失最心爱的弟子时,也忍不住向天悲呼。

附注:原文和译文摘自杨伯峻 《论语译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论语.先进篇》三则(11.7—1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ku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