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的寒假训练营(2)

我们的寒假训练营(2)

作者: 风华不语_c063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23:45 被阅读0次

    寒假十天写作训练营开始后,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因为接近新春,有一部分孩子每天写的都是同样题材的内容,不是打扫房子就是逛超市买东西,不是写作业就是找同学玩。是他们找不到素材?还是生活太单调无聊?

    反而是一些另辟蹊径的孩子让我记忆犹新,比如有些孩子爱读书还爱“反刍”,也就是动脑筋,会把自己对这本书中的某个人物或者某个章节的看法表达出来,比如这个孩子,十篇日记里就有六篇是写读书体会的,而且有些书并不是第一次读了,她的视角很独特,思考的角度很细致,也很有深度。我想这样的孩子一定花了很长的时间在阅读和思考上,老师和家长只需要稍稍点拨一下,她语言文字的功底慢慢地就会深厚起来。

    《论语》中有一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过去有家长会常常问:哎呀,我家那孩子也喜欢看书啊,家里书都放不下了,可我这孩子写作为啥就是不行呢?殊不知,读书可不仅仅是个输入的过程,它同样需要输出,所以美国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这样两句意味深长的话:要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在读书上,数量不列于首位,重要的是书的品质和所引起思索的程度!

    前一句话的潜台词其实就是第二句话。如果仅仅追求读书的数量而不经过“反刍”思考,那就无异于古人说的“两脚的书橱”。我还记得以前看王蒙老先生说自己读书读得不是最好,有很多别人读过的他都没读;别人非常爱读的,他老读不完,比如《战争与和平》《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他还说,人老了,回想这辈子到底读过几本书,发现印象深的没有几本,包括被反复阅读过的。但若是那么几本有限的书被你读出花来,理解出花来,比如红学家,那就不得了了。对于王蒙先生的这句话,我是这么理解的,一辈子就读那么几本的读,是“反刍”,以《三国演义》为例,大多数人少年时读三国一定被里面精彩的故事回目吸引,小孩子大多喜欢诸葛亮,年轻时读《三国》可能就比较在意各方的计谋,中年时再读可能就开始感慨里面的权术,也开始慢慢理解曹操所说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所以,当孩子开始对阅读产生兴趣时,家长就可以相机适时地递上“扶梯”,引导他(她)进行文本思考。而最好的引导方式就是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共同探讨,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先从亲子朗读开始。比如我和女儿一起读英文绘本故事《不一样的卡梅拉》时,就会对每一个故事里的情节或人物进行演绎模仿,虽然有的英文孩子并不认识,但故事中的气氛,人物的性格特点孩子还是能通过家长的阅读感受到的。大一点的孩子家长就可以一起探讨人物或情节,比如有一次,我女儿读完绘本《七个小淘气》,书中的七只小鸡特别淘气,每个老师见了都逃跑,后来遇见了有办法的猪老师,教这七只小鸡用脚趾画画,画出了一片森林。我让她把故事复述一遍,我问:“为什么这七只小鸡遇见猪老师以后不淘气了?”也许孩子不一定能说得很全,但这样的思辨活动多了,孩子就自然具有这种思辨的惯性,也就是我们说的阅读习惯,拿到书,阅读到感兴趣的地方就会有想法,这种想法是极其珍贵的,一开始他(她)会在字里行间做读书笔记,慢慢地当他开始学写读后感时就不害怕了。

    也有些孩子会结合阅读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感悟写出来,这样的孩子即使记叙生活小事都显得那么有趣有味道。细细读来,究其根源,还是能看到阅读带给这个孩子的痕迹。我们能看到阅读在一个人成长的早期其实并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阅读就像是掘地三尺,挖得越深,涌出来的井水就越多,阅读才是真正的写作之源。

    那些找不出多少新题材的孩子也许并不是生活单调,而是阅读的时间和深度不够,在写作这条路上,热爱阅读的孩子才是稳稳的赢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的寒假训练营(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lf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