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特别喜欢仓央嘉措,不管是默然欢喜,寂静喜欢,还是转山转世转佛塔的相见,他说他是雪域之王,他的狂妄与浪漫令我着迷,而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也说明了再洒脱的人也会有难两全的遗憾。
这阵子女儿国上映了,老生常谈,这部西游主题曲采用了仓央嘉措的这首诗,意思是三藏也想求俩全,结尾西梁女国国王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蓄起了长发,我们一起慢慢变老,可是你并不快乐。如果这句话意在点题,那么,电影更想说的应该是成全,与我们常说的大爱小爱不同。
忠孝难两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许许多多的实例,著名的也好,不著名的也罢,哲学里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说明世间没有两全法,只能分个主次,顾全对立的俩者,注定失败。换个角度而言,你所求的,叫贪心。
无法抛却使命,不想做受万人唾弃的人,就像要江山也要美人的帝王,释怀不了对权势的渴望,也摆脱不了挚爱的温柔乡,这俩者本来容易两全,可为何总有些倾城女子最后丢了性命也必须承受祸国殃民的骂名呢?帝王贪心了。唐僧要守戒律清规,要渡劫解救众生,女国国王有子民要护,有国要守,一个不能走,一个不能留。
女儿国里唐僧后来说,若有来生。是的若有来生,来生我定不接受这渡众生疾苦的大任,而你也不要你的王权富贵,我们一生一世一双人,柴米油盐酱醋茶。今生无望便寄来生,今生得你成全,便不多求。在不能放下的责任面前,只能分个主次,我既然追求大爱,便只能放下你,求个最好的结果,我不贪心,爱众生也是爱一人的爱,所以我渡过了此劫。
所以世间没有两全法,人生很多时候都是单选题,矛盾太多无法兼顾,路只有难易之分,难的相应的得到也越多。不要求两全,不要贪心,与其让自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如自我救赎,成全他人也是成全自己,世间遇到这种难题的不止你一个,无法抽身的也不止你一个,何必在这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难题前止步呢。也不要责怪他人在求两全中放弃了你,再爱一个人也不能失去自我,爱人如己,爱人超过自己,没几个人能做到,大多数人是爱自己的,你我,亦如是。
对电影的小思考:忘川河神等了国师二十年,不曾入大海,在它知道自己得不到时,便毁了她珍视的一切,你们说国师,是后悔?还是庆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