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篇》预习思考:
1、泰伯篇首章说泰伯有至德,篇末数章又说尧舜禹有至德,这个“至德”是什么?
2、本篇讲尧舜禹和泰伯,这些古圣先贤,为什么中间插入那么多有关曾子的记述?
一、前言和篇旨
读《论语》,很有意思。整部《论语》20篇,像两双合十的手;上论和下论,像一幅巨大的太极图。上论十篇,最后的子罕和乡党两篇,很特殊,这两篇与前八篇,像一幅太极图;而前面八篇,每两篇又像一幅小太极图。
《泰伯篇》的位置也很特殊,他除了和《述而篇》有前后紧密承接关系外,又像是前七篇的一个小总结。
《论语注疏》邢昺曰:“此篇论礼让仁孝之德、贤人君子之风,劝学立身,守道为政,叹美正乐,鄙薄小人,遂称尧舜及禹、文王、武王。以前篇论孔子之行,此篇首末载贤圣之德,故以为次也。”
《论语正义》曰:“古之以天下让者,莫大于尧舜,莫难于泰伯,及周之服事。若禹虽传世,而其始亦是让,故弟子记此篇以论泰伯始,以论尧舜文王及禹终也。”
论家说云:“此篇以论泰伯始,以论尧舜禹终,皆从让天下者言也。而周事殷为至德,比美乎唐虞之际,与泰伯至德同称,故相次以终焉。”
云门隐者按曰:“本篇见我民族之根深,祖德之攸厚也。”
《述而篇》主要讲的是孔子的形象,是孔子之志、之行;而《泰伯篇》,则从孔子的形象讲到孔子对古代圣贤的颂扬,描述的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圣王形象。本篇,从泰伯“礼让”天下,到文王武王乃至周族的至德,到尧舜禹三代圣王禅让天子之位,中间加上曾子和孔子的言辞,以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君子到圣贤的成长进步阶梯。如果说,《述而篇》是讲“立己达己”之事的话,那么,《泰伯篇》讲的就是“立人达人”的要求。
孔子给弟子们树立了怎样的圣人形象呢?孔子所论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泰伯等等,他们最值得称道的品格就是“谦让”之德,这是孔子所特别强调和推崇的。由此我们想到,在《学而篇》第十章这个关键的位置,讲了孔子的五大美德,“温良恭俭让”,其中之一就是“让”,其实“让”也是“仁”德的主要内涵之一。当然,本篇还讲了“礼仁孝之德和礼乐之教等圣贤君子之风,所以,这一篇所谈的问题就是风尚,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行草偃。我觉得,这一篇就是通过对圣人形象的描述,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学习、修身,最终达到符合儒家所谓“圣人”标准的德行。
二、《泰伯篇》脉络层次
《泰伯篇》共21章,613字。杨朝明先生认为,分为三个层次来分析,每七章为一个层次,分别讲:仁孝礼让,士能弘毅;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诗礼洋洋,王道荡荡。我倒是认为,把本篇分为四个层次,脉络更清晰,更容易理解。第一第二章,为第一层,讲谦让之德;第三至第七章,用曾子言行,讲修学次第,第八至十七章,以孔子之教讲如何修德;最后四章,呼应开篇,以尧舜禹武王作结,可谓“金声而玉振之”。
(一)开篇点题,让为至德(8.1--8.2)
第一章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本章置于篇首,为本篇总纲。方骥龄《论语新诠》云:“谦让为儒家思想之主体,以此章列于本篇之首,不特总括全篇主意,且足以反应春秋时代之所以乱,皆不能谦让之故也。如依下一章言之,人能恭而有礼、慎而有礼、勇而有礼、直而有礼、文质彬彬,斯即谦让之至德也。”
关于泰伯“三以天下让”,历来解说纷纭,有说虚指,有说实指,不一而终。我认为《史记正义》其中的一种解释,更有道理。它涉及到生、死和祭,在《为政篇》孔子告诉樊迟对“孝”是“无违”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泰伯和仲雍让,一是把事生的机会让给了季历;二是在父亲去世的时候,将主丧的位置让给了季历;三是把主持祭祀的位置让给了季历。
泰伯作为长子,仲雍作为次子,他们让的不仅是天下,而且要比伯夷叔齐之让要高明,所以泰伯的“让”被称为至德、最高的德。
第二章“恭而无礼”“慎而无礼”“勇而无礼”“直而无礼”,这些行为都是很可怕的。夫子是说“恭”“慎”“勇”“直”这几种优秀的德行都不能过,要掌握度,过犹不及。这个度就是中道,就是礼,就是和。上一章谈“让”,夫子还说过“当仁不让”,所以这是连着上一章来说,“让”要合乎礼义。
《学而篇》说“礼之用,和为贵”,“让”也是礼,合乎礼才能称“让”。“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里提到了“节”,本章讲“恭”“慎”“勇”“直”都需要用礼来调节。这个“节”,就是《中庸》所谓“发而皆中节”,“致中和”就是“中庸”,“用中”就是“把握中道”。
第二章又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这里可以和《大学》的“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微子篇》中的“周公问伯禽”章进行对读。泰伯的“让”,达到了“则民兴于仁”的效果。所以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第二章是对第一章的阐发和解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