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固守自己的底层逻辑和缺乏灵活度是他们在生活、事业、家庭和社会关系中渐渐被边缘化或产生不适应的根本原因。――陈婕君《可塑的我》前言19
我们为什么会在俗世遇到种种不同的问题,这都缘于我们的底层逻辑出了问题。
底层逻辑只关注那些它们只愿意关注的东西,一个人总是固守自己之前的底层逻辑,在生命的体验和经历中不能获得任何长足的进步,那么他只能拿老一套的东西来应付当下,这势必会引发时空交错的谬误,使自己陷入到抑郁与焦虑之中。
成年后,我们的心理基因是不变的,它趋向于一个统一的核心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他从小从未被满足过的。但实现这个目标的底层逻辑是会随着我们对生活的体悟,逐渐加强和进步的,它会为了一个人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不断地调整自己聚焦,纠正错误。
然而,如果一个人从一个环境换到另一个环境,从人生的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都采用同一种底层逻辑去实现自己的心理目标,势必会受到阻碍。
就比如说,一个孩子还小的时候,要一颗糖可以向妈妈要,但他长成一个大人之后,自己有什么需要,还是要妈妈帮他代劳,直接把结果送到他面前,那就会出现种种问题。
首先,你虽然要到了你想要的结果,但你依然没有实现的成就感,内心会空洞会无助,会愤恨会抓狂。这时候,你不仅会对自己不满,还会对帮你实现的妈妈也不满,因为她的帮助剥夺了你实现的可能。
但是,又因为你没有实现自我需求的经验,害怕尝试,又不得不求助妈妈,如果这个时候妈妈拒绝你,你仍然会感到受了巨大的伤害。
所以,最后导致的结果是,无论如何你也不能如愿,挫败感如影相随,只能不断被主流社会边缘化,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