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适合做量化投资?
一般而言,量化投资对数学、物理、计算机专业的人门槛较低,因为实现量化投资需要具备对现实世界建模的能力和编程能力,而理工科人士已经在学校中对此进行过系统的训练。
但想要成为卓越的量化投资者,仅有这些技术工具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洞察力(insight),即对市场、政策和人性的深刻理解。不幸的是,多数数理计算机出身的人并不具备洞察力,他们虽然能够轻易迈入量化投资领域,却往往在两三年后进入瓶颈期,再也无法深入。洞察力常常诞生于那些勇敢又不盲目、勤勉而不拘一格的其他各种派别的投资者(例如价值投资者、成长股挖掘者、政策博弈者、技术分析者)脑中,而他们又较少会使用量化投资的基本工具。简言之,市场上熟练掌握量化工具但缺乏原创想法的人和有独到想法但不懂量化的人都有不少,但真正兼备技术和原创想法的卓越的量化投资者总是凤毛麟角。
综上所述,如果你不是只想在量化投资界混口饭吃,那就保持持续学习的心态,尽快掌握量化投资的基本工具,并始终向有着原创想法独门秘诀的其他各派别投资者学习。
对于想要走上量化投资职业道路的新人,请冷静。国内量化投资已经过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目前各机构的量化团队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你能力出众或际遇非凡,否则很难获得顶级团队的青睐。国内量化投资界目前不缺新人,尤其是核心投研岗位不缺新人。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大多数团队都严重缺乏兼备量化基本技术和原创想法还不固步自封持续学习的人才。如果有办法证明你就是这种类型的人才,那么优秀团队的核心岗位指日可待。
简单介绍一下国内量化投资的各大机构
公募:公募基金的量化投资团队。典型的买方,可以接触到实盘账户管理的资源较多,有大量的卖方研究支持,既有卖方金融工程团队不断地来介绍新的量化策略,也可以向卖方的宏观、策略、固收、行研分析师学习基本面投资的知识与经验。该平台的缺点是一般不招应届生,而且对人特别挑剔,工作压力很大。
卖方:券商研究所金融工程团队。典型的卖方,可以接触到全市场的买方,并与他们愉快地交流,对于新人而言是学习进步较快的平台,尤其是大量的路演会帮助新人获得重要的表达能力和人脉,为下一步跳槽到买方打下基础。此外由于隶属于券商研究所,还可以向本所的宏观、策略、固收、行研同事学习基本面分析技术。该平台的缺点是不直接管钱,如果缺少有经验的老师指导,研发的量化策略可能只是个“花瓶”。
私募:纯量化私募或综合型私募的量化团队。通常属于小一点的买方平台,卖方资源不像买方那样多,业务也可能朝不保夕。但一般机制较好,有能力的新人能学到真本领,并快速出位。对于无后顾之忧但想把事做好的新人,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该平台的缺点就是业务波动比较大,目前资管新规对其发展不太有利,综合资源较少。
保险资管、银行资管:买方的买方,顶级金主。拥有极多的市场资源,公募、券商都围着你转。该平台的缺点主要是激励机制可能没有想象空间,但相对稳定,对于只追求把事做好的新人不失为一种选择。
总而言之,各类机构对新人而言各有利弊,而且综合而言较好的平台也更难进。所以对新人没有什么一般性建议,只能到时候多做功课,一事一议地选择最适合自身情况的平台。
量化团队内部的几种主要岗位
虽然不同量化团队的具体岗位划分可能有所不同,但主要岗位应该可归入以下几个类别。新人加入团队主要是策略研究员、金融工程师和量化交易员三个岗位,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团队的需求来选择。日后在不同岗位之间转型也是有可能的,但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
策略研究员:投研序列的新人入职后主要进入这个岗位,工作目标就是为团队提供底层投资标的,即各种各样的量化策略。策略研究员一方面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设计开发新策略,另一方面根据组合投资经理或专业销售的要求来设计开发具有特定特征的量化策略。
组合投资经理:组合投资经理负责管理一个或多个实盘账户,根据账户设计要求配置维护一个或多个底层策略,并负责对实盘账户的监控、汇报和日常运维等工作。组合投资经理通常由具有数年投资经验的策略研究员担任。
金融工程师:负责开发和维护量化团队的策略研发系统、实盘交易系统、账户管理系统以及各种数据库。
量化交易员:量化策略的交易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包括高频交易、算法下拆分等,需要有熟悉量化策略特点的专门的交易员进行执行和监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