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周末,翻完了渡边淳一的《钝感力》。
钝感也是力?
受益于作者从医多年的经历,文章从病理学角度,用自律神经将精神同身体联系起来,以正反面例子对比,娓娓道来:对于精神或身体遇到的刺激,迟钝一点,不沉浸在负面情绪,于身心有益。
借用作者以“文字+医学”创作出的词汇,我想谈谈自己的理解。
我想,钝感是需要时代背景这个前提的。
人本质上是一种动物,人体的神经并不是虚妄而来,而是在适者生存这颠扑不灭的真理下,形成遍布全身的神经,感应刺激,趋利避害。
在险象环生,与自然做抗争的原始社会,这种发达的神经,能让你及时嗅到危险的气味,九死一生。
但随着人类社会稳步扩张,逐渐巩固,人类生活的主旨由与自然抗争,转变为安身群体生活,承担职责分工。
安身于人海茫茫,工作、结婚是我们承担的责任,若如同机器人以效率为生命也好罢,但潘多拉的盒子却释放出喜怒哀惧爱恶欲,真真是搅乱一池春水。情感带来的命题,是在个体差异存在的基础上,如何维系稳定的人际关系,协作完成各自的职责。
所处的时代,决定了生命的责任,也构筑了钝感的前提。
我想,钝感是需要明确需求群体的。
假如以“恰到好处”为平均值,那低于平均值的,应是增多一点敏于事,而弃一点钝感。需求钝感,应该是高于平均值的群体,对于他们,当蠢蠢欲动的神经受到刺激的挑逗时,会迅速而激烈的产生各类反应。
对于这个敏感的群体,醉心或被动捕捉感染身边瞬息万变的情绪:或阳光明媚,或黑云压城;或静水流深,或波涛汹涌;或繁花似锦,或秋风扫叶。往复于情绪的东南西北,放逐的是自己对于生活的沉淀,更甚者,摧残的是生命的载体。
此时,敏感的他们若能有一点钝感,的确是一种力量。
我想,钝感是需要培养的。
钝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而是你历练世事,明白自己所求后的一种选择。
首先,你要有勇气挣脱来自于基因的束缚。要打破惯性思维,以持之以恒的意志,在每每遇到刺激产生本能反应前,强行增设一套理性分析的程序。
然后,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一点点磨掉自己的棱角,多一点同理心,多一点专注、淡然、宽容。
终于的终于,直至一天,当敏感的你,突然发现:
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嫣然一笑;转身去,独上西楼,不悔衣带渐宽、人面憔悴,只为回首时,那人立于灯火阑珊处。
此时,有益的钝感,才真正形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