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开篇讲了两个创世故事,从圣经的编撰过程来看,这两个故事来自不同的文献,第一个故事取材于E版文献,第二个故事取材于J版文献,这两个创世故事从内容到风格都是迥然不同的。
有学者猜测,第一个故事应该是海边民族编撰的。居住在海边的民族视野开阔,一眼望去是无垠的大海、辽阔的天空、海里的鱼、天上的鸟,因此圣经一开始就说“起初天主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天主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然后天主造光、造日月星辰、造动物植物,最后造人,说有就有,命立就立,天主非常大能。人是按天主的形象造的,并且管理天上的鸟、海里的鱼、地上的兽,人和天主一样有荣耀,有能力。
但是第二个故事就非常阴沉压抑,充满哀怨。在这个故事里,人一方面想要拥有智慧,另一方面又对智慧充满恐惧。天主说,这园中所有的果子你们都可以吃,“只有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那一天你吃了,必定要死”,可是蛇引诱始祖说如果你们吃了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们的眼就会开了,将如同天主一样知道善恶”,而始祖看那果子真的“能增加智慧”,就违抗天主的命令吃了果子。当他们吃了果子后,立时“眼睛就开了”,天主也肯定他们拥有了和天主相似的智慧,可是天主说“看,人已相似我们中的一个,知道了善恶;如今不要让他伸手再摘取生命树上的果子,吃了活到永远。”因此,人获得智慧的结果不是让人类的命运更好了,而是更坏了,结果之一是失去永生,要面对死亡的威胁,结果之二是被逐出伊甸园,面对生活的艰辛,女人要增加怀孕的痛苦,男人要辛勤耕耘才能从地里得到吃的。在这个故事里,人类一方面渴望智慧,不惜违抗天主的命令得到它,另一方面对智慧所能产生的后果却非常恐惧。从整个环境来看,这个故事应该是来自农耕民族。
从第二个故事人类得出结论是什么呢?就是服从。相对于智慧来说,服从天主的命令是更重要的事情。因为智慧带来的是悲剧,而服从却可以得到永乐。整个宗教史都是围绕这一点展开,从创世纪到摩西五经,再到被掳归来,一直到新约,无不是强调对天主的敬畏和服从,而第一个故事描写的创造性和大能就归给了天主,与人无关。
宗教史就是文明史,为什么人类文明要强调服从,而不是强调创造呢?因为服从代表秩序,而创造代表改变。旧约里有各种洁净和不洁净的规定,有各种宗教仪式和禁忌,并不是说这些规定和禁忌有什么实质的意义,而是这些规定和禁忌建立了一个有秩序的社会,秩序带来安全感和社会的稳定。如果一个社会整天强调创造,天天要求改变,对传统和社会规则充满怀疑,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乱糟糟的,这种怀疑的精神让人无所凭依。
尽管社会不提倡,宗教在阻止,但是创造性在人类社会中悄悄发挥着作用,当它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导致社会和宗教的变革。宗教从多神教发展到一神教,再发展到基督教,社会从奴隶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都是这种创造性力量的结果。社会强调稳定,宗教必须保守,社会和宗教的进步是被拖着走的。
所以我们考察每个社会,无不是有一种传统的力量,同时有一股变革的力量;考察每一种宗教,也无不是有一种传统的力量,同时有一股变革的力量。社会在进步,宗教在发展,但是这个步子不能太大,最理想的态度是坚守传统的同时保持开放的头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