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架构
文章的开头提出了问题。
“打杂”阶段是大多数职场新人的“必经之路”,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个特殊阶段?我们又该如何适应这个阶段?
第一部分,作者用实例来“发现问题”。
问题即现状与自己的期待不相符,或者有差异。
文中出现的问题,即是作者刚步入职场时,雄心壮志,具有远大的报负,希望能有英雄用武之地。
结果没想到现实情况居然和自己的期待差异那么大。
整天做的端茶倒水的事情,更糟的是领导居然搞错了,以为他英语八级,让他每周五去看美国亚马逊前十名的排行榜图书书目,把英文翻译成中文,发到部门群里。这让作者极有挫折感,也有未遇伯乐的失落感。
第二部分,转变一。从自身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这个部分算是找原因吧。发现问题,就要去寻找问题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本质,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
作者首先从自身的角度去发现,一个初入职场的人,如果不做小事,那能做什么呢?大事和重要的事还没有能力去做。
这个“打杂”的期间,可以当作一个缓冲期,让你先去适应它,并且慢慢的观察前辈们都是如果工作的,从中获得一些经验,为自己今后“打杂”之外的工作做好准备。
第三部分,转变二。从领导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通过领导考察下属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一方面,领导在刚开始用你的时候,不太了解你的能力,先安排一些小事给你,通过观察你工作完成度来了解你的工作能力。
另一方面,跟那些眼高手底的人比起来,领导还是希望用那些勤快踏实的人。
有句很通俗的话:领导考察一个人,主要是看这个人好不好用。
第四部分,用实例论证观点。
作者通过自己学习使用打印机、复印机,学习安装墨盒,并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来说明,多做小事,多去学习的好处。
作者的观点
当你还没有能力和机会做大事的时候,先把小事做好。
作者是怎么论证这个观点的
作者用现身说法的方式来论证,“当你还没有能力和机会做大事的时候,先把小事做好”这个观点。
如作者的实例那样的工作小事,在职场上有非常多,我们是不是都有认真的把它们做好呢?
如果小事都无法做好,那么怎么做大事呢?
工作了这么多年,经常在职场上看到那些眼高手低的人。而恰恰是这些人,自己的基础工作都无法做好,领导怎么会放心让他做更重要的事情呢?
年轻人应该让自己多从小事做起,尽量把小事做好,让自已养成一些好的工作习惯。
通过做一些小事,慢慢积累工作经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时间久了大事和难事也就能成了。
正如王阳明说的,
“事上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