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17:最好的与最坏的

《道德经》17:最好的与最坏的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03-19 22:02 被阅读0次

《道德经》17:最好的与最坏的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圣人治民,民众几乎感受不到他具体施政纲领的存在;其次的管理者,民众亲近他、赞誉他,从而追随他;再次的管理者,民众畏惧他从而屈从他;更次的统治者,民众轻蔑他,从而无视他。统治者的威信不足,导致民众不完全信从他。圣人施道,悠闲自在,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会认为:"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道德经》的一个典型观点便是“反好动”,这一观点比较符合战国时代民众的呼声,从这一意义上讲,有着其特有的进步意义。

从“反好动”的观点出发,管理者可以范围四个层次:

一、不知有之型——无为而治

不知有之型的治理,用《道德经》的话讲叫“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治理者完全没有任何主观上的好动倾向,自然也就避开了作为治理人所必有的自专或自用。这一类治理者采用的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方法,不对人民生活进行干涉,所以人民生活得以安然自在,纵使有些不如意,也没有怨尤的对象,因此也就感觉不到治理者及其治理影响的存在。

二、亲而誉之型——有为治理

亲而誉之型的治理,主观上先有了“有为”的目标,而后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有效治理。这一类治理者的特点目标明确,给人民施以恩惠,使人民亲近他、赞誉他,从而信从他、追随他,而后心甘情愿地落实他的治理理想和目标。正因为他主观上的施惠于民,才带来“有为”目标的达成,进而带来民众“亲而誉之”的效果。

《论语》所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知耻且格”,大抵就是这一类的治理。

三、畏之型——强力政治

与“亲而誉之型”相对应的是“畏之型”,也就是《论语》中讲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今天讲“新官上任三把火”,同样是要达到“有为”的目的,其心动念时,放在第一位的已经不是民众了,而是自己的治理想象。在治理者主观的治理想象面前,一切障碍都是可以被扫除的,包括作为治理主要对象的民众。很有点遇佛杀佛,遇妖斩妖的意味。

四、侮之型——政令不行

最糟糕的治理者,有“有为”之心,无“有为”之志,还无巫医之恒。心中存着有所作为的心,只是此心并不见得真诚。这一类的治理者,一般是官二代,有心想要像父辈那样英明神武,这个“心”更多的源自肤浅的攀比之心,与真诚不欺罔无关。这一类的治理在行动上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能有所牺牲,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便忘记了当初的理想。更为要命的是这一类治理者推行政令时往往不能坚持到底,南方人有句谚语——“人而无恒,不可以巫医”。这种这种别说做个合格的治理者了,估计连个巫医也做不好。

据说,管仲当年辅佐齐桓公时,曾经指出,影响一个国君称霸的原因有三条:一是国内有贤人而不知道怎样发现;二是发现了贤人不知道任用;三是任用了贤人却不能专信。

实际上,这也是“侮之型”治理者的三大致命伤。

四类治理者,又可以简单分为两类,一类是无为而治的治理者,一类是总想着有所作为的治理者。

对于第二类总想着有所作为的治理者而言,是否能赢得民众的信从是关键。能在多大程度上赢得民众的信从,便能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个人的治理理想。

《道德经》所推崇的当然是第一类无为而治的治理者。对于无为而治的治理者而言,民众有所获利,会认为那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比如尧帝时代的治理。《帝王世纪》中记载说:“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五老人击壤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尧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相关文章

  • 最好的与最坏的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英国大文豪狄更斯的《双城记》如是开头。如果拿这句话来套当今社会,似乎也是那么一回事...

  • 最好与最坏

    就算喜欢一个人,喜欢到不能自已,也不一定就能收获幸福美满的结局,这个人甚至可能是最坏的交往对象。或许这种关系,会让...

  • 最好与最坏的时代

    人往往是小时候越缺什么,长大后越是拼命追求什么。 小时候家境贫寒的人,长大后往往比那些家庭条件优渥...

  • 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没有最坏的只有更坏的。 好到极致是最好,最好的最好是更好;坏到极致是最坏,最坏的最坏是更坏。...

  • 2017-11-29

    01 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衷——所谓最好,就是干了坏事而不受罚;所谓最坏,就是受了罪而没法报复。 ——柏拉...

  • 这最好与最坏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

  • 最好与最坏的相处模式

    首先说最好的,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勉励是最好的相处模式。只有彼此之间相互勉励,才能建立适应彼此和接受彼此品行的模式。 ...

  • “善美特教”发生的必要条件

    在这个时代,一定是最好的时代,也一定是最坏的时代。 最好与最坏,端乎心如何选择。 2018.12.18工作的学校建...

  • 正义的本质是什么?

    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衷——所谓最好,就是干了坏事而不受罚;所谓最坏,就是受了罪而没法报复。 ——柏拉图《理想国》

  • 失恋手札,欢迎勾搭

    世界上最好的我,最坏的我,从此与你无关的我 世界上最坏的你,最好的你,从此不再是我的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17:最好的与最坏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ty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