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篇文章由于涉及到唐山打人事件的新闻,被平台锁定了。
今天我想讲一下关于“利用”这个词。
自从我从网上看到“所有的问题都是有解的”这句话之后,我把这句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上。在这个假设的前提下,我发现人生变得一片光明。相信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办法,我就会积极的去探索不同的答案,如果我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肯定是我还没有找到方法,但是解决的办法一定是存在的,只是找到与找不到的问题,找到的早与晚的问题。
于是我联想到了另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一个问题的办法不是唯一的,就像小时候做数学题,一个题目会有多种解法一样。当我们遇到一个难题的时候,我们首先是要想解决办法,当我们同时能想到两个以上解决办法的时候,我们当然要比较哪一个更好用。从而选择对自己最有帮助的那一个。
除此之外,还有一句话与这两句话遥相呼应,相辅相成。“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理解的这句话就是:之所以能把事情做得好,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周围的其他资源。这其他资源在如今看来包括的方面千千万万:人力、物力、财力、软件系统、知识专利……把身边的资源利用好,当然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甚至于事半功倍。
我一直想,对卫生间做一次大清洁,可是一直拖拖拖,感觉有一些难题让我犯了愁。首先卫生间里在装修的时候安装了一个拖把池,拖把池下边常年积累污渍。我想拖把池得拆了扔出去。因为现在买的拖把都是带拖把桶的,拖把桶能清洁拖把和甩干拖把,非常好用,根本用不到拖把池,拖把池占地方,又耽误清洁。拖把池是用白色的胶粘到墙壁瓷砖上的,我想过从网上查一下怎么卸了拖把池或者问安装拖把池的人,因为一些事情和惰性吧,一直没有成行。看到老公整天在家无所事事的样子,我灵机一动,家里的事情不能只有我一个人在操心,他也有义务分担一些。于是我让他想办法把拖把池卸了扔到外面去。他起初是不愿意的,他这个人又懒又不爱动脑筋。于是我说我答应他一件事情,让他帮我完成我要求的事情。很快我俩就达成了一致,成交。他开始想找一把壁纸刀,可是家里没有,然后就见他拎着一把大锤子进了卫生间,我提醒他,你不要砸坏了瓷砖呀。我说要不你从网上搜一下或者问问装修的人,别蛮干。说完不到两分钟,他喊我去卫生间验收一下成果。还真别说,成了。
本来就是两个人共同的家,所以两个人都要出力才行。以前我经常因为觉得让他干活又费口舌,又浪费时间,就自己默默的干了。后来我发现这样长久以往自己心里还不平衡,身体也会累的多,还是需要他的帮助和分担的。这样两个人也多了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更有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
以前我也很不喜欢洗袜子,收拾卫生间。我觉得太脏了,不愿意用手去触碰。由于有了前面三句话的影响,当我再思考这件事的时候,一定有办法解决的,怕脏,可以买胶皮手套戴上呀。自从有了做卫生戴的手套,现在我也不排斥刷马桶和洗袜子了。这就是很好的利用了工具。
与人相处也是这样,当别人遇到困难,我一般会主动开口询问。如果需要帮助,我也会力所能及的去提供帮助。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在积累一种叫做人际关系的资源。当下次你需要帮助的时候,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就会更愿意来帮助你,甚至不好意思拒绝你。在彼此互帮互助的氛围下,很多事情都能更好的解决,尤其是在团队合作过程中。以彼之长,补己之短。或者多方位的进行资源的整合,实现1+1>2的效果。
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一定要学聪明一点,善于从周围的人或物或者工具上面花心思,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