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报复性好玩”。
报复性!很明显,你当下已处于疯狂的不受控制的状态。
但这个状态其实每天都在你我的身上上演,比如之前我们分析过的“刷手机”“刷剧”,就是一种报复性好玩的状态。让自己沉迷于当下的无意义,但是好处是可以获得不用思考的快乐的事情。
乍一听,感觉这种“报复性好玩”好像还不错。
不用思考、快乐,都是想想都很开心的事情。
但是,在王潇老师地分析中,这类好玩应该从我们的人生旅途中直接被划掉。
因为它的存在对于我们的成长没有任何的意义。
而与“报复性好玩”相反的,还有一种好玩时间,即“主动选择的娱乐”。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主动选择的娱乐”是你自己选择,并且拥有开始和结束的能力。虽然可能“主动选择的娱乐”和“报复性好玩”看上去都是在做同一件事,但有一点根本上的不一样,就是当你在“主动选择的娱乐”中时,其实是处于“可控制的失控范围”,而不是单纯被你分泌的多巴胺所控制。
同时,这种“主动选择的娱乐”对我们的人生是有益的,能够帮助你放松紧绷的神经,减轻心理上的焦虑急躁等情绪。
请相信,人不可能如同机器一样永远在工作,适当的放松是必要的。
最后,还有一种“好玩时间”,相较前两种更加深入且高端,即“满足好奇心的好玩”。
“满足好奇心的好玩”就是那种让你体验最大化,探索认知范围的边界的主动选择,带来的是好奇心的满足和人生选项池的持续积累。
那么如何摆脱“报复性好玩”,尽可能处于“主动选择的娱乐”和“满足好奇心的好玩”呢?
王潇老师在分享时介绍了三种方法:
第一种:强行戒断不如增大剂量
把人生看成一个养成游戏。
在模拟的游戏世界,你可以选择交往的对象、选择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选择各式各样的学习科目......并在完成阶段目标时,给予自己一定的奖励。记得,小时候玩“美少女梦工厂”时(是不是不小心暴露年龄啦!),最喜欢的就是存够钱后选择一个假期,随着随机图片的播送,感觉心情愉悦,好像真的去旅游了一样。当然,这时小时候的“低级”期盼,现在的我们则拥有更多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中意玩法的权利,可以说这个世界一切都取决于你。而当真实世界的多巴胺淹没游戏的报复性好玩时,自然而然,“报复性好玩”对你来说,就不再具备吸引力了。
第二种:用“好奇心满足”代替“报复性好玩”
之前,我们分析过,“报复性好玩”实质上是我们的行为被多巴胺绑架,那如果让好奇心的满足产生更多的多巴胺,那么报复性好玩也就没有了吸引力。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工具——愿望清单。将自己想要达成的愿望逐一列出,并在自己的“好玩时间”中一项一项去完成,这种全身心的投入很容易让你进入到多巴胺的正向循环,给你无穷的动能,有时甚至会让你进入“心流状态”。
第三种:晚上尽量10时前入睡,最晚不要超过11时
这是最直接、效果最好的一个办法。报复性好玩时间最集中的时段,大概为每天20时至24时。这段时间工作基本结束,晚餐过后,剩余的时间可自由支配。所以,也很容易滋长“报复心”。
而且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晚间由于一天工作的折磨,此时意志力最低,特别被报复性好玩攻破内心防线。所以,尽量早睡,可以减少“报复性好玩”对你有限时间的占用。
最后,总结一下,“报复性好玩”是“好玩时间”中的坏家伙,必须极力抵制。
而戒断报复性好玩的途径,就是开启人生游戏,找到一条充满奖励且能刺激多巴胺正循环的人生之路,或者列出一张愿望清单,逐一实现。当然,也可以选最直接的方法——早睡。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划掉生命中的“报复性好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