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过,交响乐我也是叶公好龙,没有完完整整的听完一首。1996年我回到hohhot,内大附近有一家音像店,离我住所很近,我时常去转转。记得那时候一张CD30元,价格贵的惊人,最关键的是拥有CD机的人极少,完全属于奢侈品。店里有一套音响,有不常见的CD机,木制音箱有高中低3个单元的喇叭,是我当时梦寐以求的模样。小店从早到晚放着CD歌曲,音质很好,歌曲也是港台的,很符合我的口味,所以我老去蹭听。一天,我终于不好意思,从店里买了一张CD——我的电脑是配置多媒体的486DX,有一个CD驱动器,也能通过电脑播放CD。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2707/9dfec031453a7dd6.jpg)
这张CD就是《电子贝多芬》。贝多芬的《命运》、《月光》、《献给爱丽丝》用电子乐演奏,别有风味,更有现代感。后来这张碟我听过无数遍,也算是和老贝以他不太理解的另一种方式“神交”吧。再后来和儿子一起看动画片《史努比》,我觉得片中史洛德从会走路就会弹钢琴,而且无师自通演奏的都是贝多芬的名曲,太可爱了。(有时候想,儿子手指纤长,不弹钢琴太可惜了。可当时,他喜欢的是那个老让人捉弄的查理布朗,没办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2707/7ce8631527fc6a27.jpg)
我最喜欢的是光碟中最后一首只有1分半的乐曲。后来了解到这首曲子是编曲者在编完12首乐曲后,顺手加进来的,根本不是贝多芬的曲子。(一说是《欢乐颂》的片段,曲名Ode to Ludwig是路德维希颂,老贝全名,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是我猜想,编曲者是不是也是太喜欢这首短曲了吧。
乐曲以节奏明快的电钢琴开始,后来主旋律隐去,副歌余音般环绕着,忽然重重的一声低音鼓,像是头顶一声惊雷,让你从恍惚中惊醒,让你从乌云密布中看到一丝光亮,随后雨过天晴,看到了美丽的彩虹。(如果你没有听出这样的效果,我遗憾的告诉你,你的音响或耳机太差了)
Ode to Ludwig(based on Ode to Joy from Symphony No.9)(1:37)
音像店老板给我试听这张碟的时候,他快速地浏览讲解CD里都是那些贝多芬的曲子,每首播几秒,他就切歌,我满腹狐疑。心想CD换歌比磁带方便多了,这个我知道啊,何必劳您如此操作。不过正当我快要厌烦的时候,他切换到最后一首歌,停止了解说,也停止了操作。到中间那一声低音鼓的时候,他又故意将音量开大,让我响响亮亮地听到了“咚”的那声。——原来他也喜欢最后一首曲子啊(要么就是展示他得意的音响)。
当时小城里似乎只有这一家音像店,很小,店里生意也很冷清。前几天路过内大东门,我惊讶地发现这家音像店还在,虽然只剩下大书店一角里两小排碟架的陈设。试音用的音响还是20年前的那套,真让我惊愕而又感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2707/9f66b7667490763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