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业”在这疫情变幻的时刻几乎成了应届毕业生的潜在选择,而“摩擦性失业”是签约后失效的官方说法,其实是用人单位根本就不想要人了,或者是要不起人了。找工作难几乎是年轻人共同面对的问题,所以往体制内挤的人也越来越多。庞大的体制需要国人来养活,真的需要那么多人吗?
疫情给就业带来的打击是深重,工厂是吸纳就业最多的地方,但怕限电停产,服务业和旅游这两年就别提了。除了疫情期间发了物资财的个别人,喊难的行业太多。
工业化的时代把人变成了工具人,人本身也成了资源,未来何去何从?农业化的时代真的就是落后吗?每一次当我看到内容可疑、配方复杂的工业化食品时,我总是怀念从前原生态的食材,我们真的进步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