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师傅,我错了!" 然而这并没有卵用

"师傅,我错了!" 然而这并没有卵用

作者: 乌小鱼 | 来源:发表于2015-09-07 22:24 被阅读101次

文/图:乌小鱼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自公众号:乌小鱼  ID:fippywu

忏悔、舌尖上的圣体

小鱼君生于一个天主教家庭,从小接受天主教教义。

然后就经常要跪在“神工柜”前忏悔。

隔着挂有纱布的小窗,神父的脸若隐若现似乎神秘。

“神父,我来忏悔了。

我最近犯的罪过有:

骂同学X次,贪吃饼干X次,对人发火X次;

懒惰,没有帮妈妈做家务;

看不文明的电视剧;

考试好就骄傲;吝啬……”

然后每次忏悔完,神父就在柜子里念念有词,意味帮助罪人向上帝祈求谅解。最后发出宣告:“某罪人,上帝已经原谅你了。”

掷地有声。

然后我就安心地离开。

作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儿童,小鱼君每周末都忏悔,而忏悔的目的是——洁净偶的灵魂,以便有资格领取“圣体”。

扫盲贴:

所谓“领圣体”指的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时拿起饼来,祝谢并分开,递给他的门徒,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而舍弃的。你们应为纪念我而行此礼。” 于是,教会此后每年都举行圣体礼仪,纪念基督的死亡和复活。其仪式是,教友在忏悔后的当天弥撒中可以领取,具体做法是把一块小麦薄饼含在嘴里融化掉。

教会说,领取这个“圣体”,等于领取了基督的身体,有洗净灵魂的功效。

教会特别强调,圣体是很神圣的哦,不能用牙咬,不小心磕破都很危险,那会得罪上帝的。教友不能用手领,需要张开嘴巴,伸出舌头,由神父用他神圣的手,把圣体从圣杯中取出,再把它放到教友的舌尖。教友轻轻将舌头收回去,将圣体轻轻含在嘴里,使其在口里慢慢融化,再随着口水咽进胃里。

相传以前有个教友啊,对圣体特别好奇,于是咬了圣体,然后瞬间满口是血。吓得我们小孩不浅,所以每次领圣体我们都是毕恭毕敬诚惶诚恐……

如今想来,这个仪式只不过是强化了教会及其神职人员的所谓神圣性罢了。

真正的信仰却并没有因此在心里生根,那些所谓“罪过”也基本没改。小鱼君在神工柜前的忏悔,但来来回回都是那几句。

“神父,我来忏悔了。

我最近犯的罪过有:

骂同学X次,贪吃饼干X次,对人发火X次;

懒惰,没有帮妈妈做家务;

看不文明的电视剧;

考试好就骄傲……”

说久了,滚瓜烂熟,想都不用想,一跪下就开始背诵上面这段话。

“神父,我来忏悔了。

我最近犯的罪过有……”

再后来的忏悔版本成了:

“抱歉啊神父,我最近犯的罪和上次一样……”

前些天我看《花千骨》,觉得这种戏很虐,如今想来,小时候在神工柜前忏悔,也好不了多少=_=||||||||

神父也没啥创新,依旧是那句:“上帝已经原谅你了。”

只是听起来没有那么有分量的感觉。

这该不会是心灵鸡汤的源头吧……

重复久了,我开始有点失语。后来干脆不去了。

但起初的不去,内心还是感到内疚。有种灵魂许久没有洗澡脏兮兮的感觉。忏悔给我的感觉就是,弄脏一件衣服,然后送去洗衣店漂白下,然后拿回来继续搞脏……

虽然还是不停弄脏,但好歹也要定时清洗啊。——小鱼君当时会这么想呢。

反正那没有告解,没有领圣体,也不怎么参加弥散的最初一两年,心里老感觉怪怪滴。

忏悔不再需要中介

不知是不是教会发现忏悔的人数锐减,后来教义变得宽松多了:

允许大家自己忏悔,只要心诚,自己和上帝say sorry 也是极好的。反正这样也可以领圣体啦!

感觉有点促销大降价的节奏啊!

不仅忏悔这件事变得可以DIY,教会也批准教友用自己的手去接圣体了。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大家的舌头搞脏神父的手了

我不知道教友们究竟有没有时不时向上帝忏悔,反正,弥撒的收视率并没有变高。

后来的我,不仅没有忏悔,没有领取圣体,连弥撒也完全不参加了,而且还频频看其他宗教经典。发现并非所有宗教都提倡忏悔。我最后把戴了十几年曾经赋予我安全感的十字架项链扔了,向家里人宣布,我可能不是天主教徒了。我姑姑说我这样做是“叛教”。

其实到这里才进入主题。

之所以想起这件往事,是因为我今天看到一篇NVC文章。

忏悔vs哀悼

这篇文章用了两段话区分道歉(忏悔)和哀悼的意义。

第一段是这样的:

道歉基本上是我们的暴力语言中的一部分。它暗示着错误——你应该被指责,你应该忏悔,你的所作所为说明你是个糟糕的人——当你自己也同意自己是个差劲的人,当你做足了忏悔,你才可以获得原谅。对不起就是这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你恨自己够多,你就可以被原谅,你懂的。

这让我回想起那圣体在舌尖上融化的童年。这童年以及青少年时代,甚至成人后的小鱼君,心里有许多内疚感。是的,每逢我做了一些让人不开心,或者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我就特别指责自己。前些年,我偶尔会突然在早晨睡醒的那一刻心跳加速,心里不停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我不知道是在对谁说这句话,对自己?对父母?对朋友?抑或对上帝?

我意识到,我那所谓虔信的童年,和神的关系是分裂的。我敬畏Ta,教会在我儿时的心灵里播下一个严父一般的神的形象。我一旦做了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我就开始内疚,忏悔。虽然教会一直强调神爱世人,可是又用总总禁令、道德标准、仪式来传递这样一个信息:

千万——千万——不要惹神不开心!!!!

忏悔告诉我们,即便你有一百个优点一个缺点,但你一定要抓住你那一个缺点,使劲盯住它,别让毒蛇再出来祸害人间哦!久而久之,潜意识里埋下“觉得自己是个不怎样的人”的种子。

可是自我指责真的会让人振作起来么?

虽然我认为我糟糕透顶了,也害怕得到惩罚,可是这样并没有让我产生任何大的改变!

这点特别讽刺!但愿只是发生在我个人身上。

当我开始用很多词汇来批判自己,自私!懒惰!懦弱!无远见!不合群……我就愈发有“不配得”感,无法安心地接受他人无条件的爱,无法接受好运气。

用哀悼代替忏悔

NVC认为,我们或许会因为后悔、内疚去改变一些行为,但不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这样的我们,并没有力量。

NVC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哀悼。

相反,真正的疗愈不是那个同意自己糟糕的游戏,而是深入自己的内在,看到你的哪些需要因为这行为而未能满足。当你跟那些相连接,你会感受到一种不同的痛苦。你感到一种自然的痛苦,一种引领你学习和疗愈的痛苦,而不是对自己的恨,不是愧疚。

朋友凯文说得很好:

当有亲人去世,我们会哀悼他。

哀悼是这样一种力量,一种仪式,借助它,我们得以放下既定的事实。这些事实已经过去了,无法改变。

我同意哀悼是有力量的,近几年我也曾无意识地使用过它。

当我想起一些往事的时候,理解到命运是自己造成,有太多事情值得后悔了。然而并没有卵用。

只有当我勇敢地、全然地接受事实,依然选择爱自己,欣赏自己,才能连接内在的力量。我想这就是哀悼和忏悔的区别。

哀悼可以通过这样的事情发挥力量:

譬如,写一篇日记,写下发生过的事实,写下身体的感受和心情(屡试不爽);

譬如,找人倾听,体会自己的感受;

譬如,用祷告和倾诉拨通神的电话,而不是忏悔;

譬如,我们可以陪着他人一起哀悼她的某个行为而不是去分析或责怪

……

忏悔的时候心情是纠结的,哀悼的时候心情是平静的。

忏悔是被动的,哀悼是主动的。

忏悔里有对自己的恨,哀悼里却有深沉的爱。

哀悼离喜乐和平和更近。

哀悼联结内心的需要。

而忏悔,忏悔意味着,你是否值得爱,由他人或者神决定。如果得不到他们的原谅,你就永世不得翻身。

假设一个人有一万个缺点一个优点,是否也可以为那一万个哀悼,同时为那一个优点庆贺呢?不管这个人是自己,还是他人。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看到花千骨成天跪在绝情殿门口,左一句“师傅小骨知错了”右一句“师傅不要赶我走”。我就感觉这里面没有爱。确切来说,我怀疑这样的爱是否真的能产生力量。

我想用凯文的话结束这篇文章:

当我们做出改变,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出于美好的愿望,我们重获力量。

但愿大家都能联结到这种力量。

Namast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傅,我错了!" 然而这并没有卵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aucttx.html